-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东鸭绿江口湿斑背大尾莺繁殖生态学研究.pdf
Code:10225
University
Code:S14601
Register
I甥2㈥29Y271惝6
Dissertationforthe ofMaster
Degree
on of Marsh
Study
breedingecologyJapanese
Warbler(Megaluruspryeri)inDandongyalu
River wetland
Estuary
Candidate: HouYanchao
Su ProfessorLi
pervisor: Feng
Associate
Supervisor:
Academic for: Master
DegreeApplied degree
Speciality: zoology
Dateof0ralExaml‘natl‘on:
June,2014
Northeast
University: ForestryUniversity
万方数据
摘要
摘要
斑背大尾莺(Mega]uruspryeri)是东亚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日本(指名亚种)和
中国(汉口亚种),近些年,在中国境内发现了很多斑背大尾莺的分布地,鸭绿江口湿
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斑背大尾莺的重要繁殖地,2012年5月至7月对该地的斑背大尾
莺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在研究地内共发现斑背大尾莺巢23个,其中6巢内有卵存在,其余为雏鸟、弃巢
或者已经完成繁殖的巢。在该区内,斑背大尾莺用枯芦苇叶、细叶灯芯草和拂子茅作为
主要的巢材,该鸟的窝卵数为4士0.81(n=6)。鲜卵为白色,透粉,孵化过程颜色会加深
雏3.4d.
有发现的19个有雏鸟和卵的巢中,最后有雏鸟出飞的巢为13个,繁殖成功率为
68.4%。丹东地区的斑背大尾莺偏好隐蔽性高的区域,巢下水深要适中,具备干草条
件,最好距离水源较近。
比较三个地区(上海崇明、黑龙江扎龙和丹东)的斑背大尾莺的繁殖情况,比较内
容包括巢参数、卵参数以及巢址选择,结果显示:巢高P值0.0410.05,外径的P值
说明三个地区斑背大尾莺的巢有一定的差异。三个地区的斑背大尾莺卵参数均之间存在
的一定的差异,其中在短径方面,丹东与扎龙、上海两地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值分
三个地区之间卵质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分别为0.012、0.004和0,以上结果说明,各
地区之间在卵参数上总体上有一定的差别。
在巢址选择上,由于不同地区的斑背大尾莺所要面临的气候、植被等因素的不同,
它们的巢址选择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所能利用的资源受限于自然条件,但它们之间也
存在很多共性,不同地区的斑背大尾莺的都喜欢在植被密度较大、距水源距离较近且巢
下有一定干草的区域筑巢繁殖。
关键词斑背大尾莺: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繁殖生态;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β-Arresins在TRAIL诱导的凋亡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pdf
- β-半乳糖苷酶生菌的筛选及酶法制备低聚半乳糖的研究.pdf
- β1,4-半乳基转移酶I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着床调控中的相关性探讨.pdf
- β1,4-半乳基转移霉I与EGF、HB-EGF、TGF-α在胚胎着床调控中的作用.pdf
- ‘丰产’梨PcFS基因沉默的稳定性评价及其启动子研究.pdf
- “平阳特早”茶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研究.pdf
- “雨花露”水蜜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害虫、天敌的关系研究.pdf
- “黄海一号”中对虾抗白斑病的SRAP分子标记.pdf
- 丁草胺对三种无两栖类蝌蚪毒理学效应的研究.pdf
- 万寿菊内生和根土壤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抗菌活性研究.pdf
- 久效磷农药对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及GHIGF-I轴的影响研究.pdf
- 久效磷农药扰乱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发育的机制研究.pdf
- 乌桕的灭螺活性化学成分研究.pdf
- 乌鲁木齐周边三野生灌木种子萌发研究.pdf
- 乌鳢性别相关的mrt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特征.pdf
- 乌鳢线粒体DN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pdf
- 九龙山自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种群生态学研究.pdf
- 乳山湾及邻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pdf
- 乳杆菌代谢产物NA组分对HT-29细胞和小鼠肠道Toll样受体通路的影响.pdf
- 乳腺癌NDRG1基因甲基化及5-氮杂-2′-脱氧胞苷对T47D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