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人生遭际、文学地位。2.认识李清照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3.初步体会李清照词婉约和谐优美的特点,即阴柔的美。4.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议论来画龙点睛的手法及心理活动的描写。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诗意解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了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
名句识记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考点演示 本词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工诗能文,更擅词。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的宽阔。她前期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情思绪,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婉约动人,清俊疏朗。南渡以后,她的作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乡的情绪,流露出了她对北方失地的深切怀念。在她后期的词作中还充分地表达了其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命运。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常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入词,极具体、极细致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遣词造句有独到的创造性,又极为贴切自然,且格律和谐,富有音乐美,人称“易安体”。早年著有《词论》,她的《漱玉词》已失传,现只有70多首。诗词以南渡为界,早期韵调优美,但多闺情相思之作,后期含蓄深沉,社会意义较强。词语精工,善营意境,语言艺术精妙独到,可跟南唐后主李煜比美。后人辑有《李清照集》。
二、写作背景
《鹧鸪天·桂花》
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
《永遇乐》
此词是“靖康之变”后,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可见本篇当是词人晚年流离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举家南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建康形势危急,李清照再度流亡在浙江、福建之间,孤身一人,漂泊无定,境况极为悲惨,最后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这时期,李清照的作品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怀乡的情绪,以及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这首词即是在临安寓居时所作,表达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1.填空。
(1)李清照《永遇乐》中描写元宵天晴的美句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2)《永遇乐》中表现人乐我苦的凄苦心情的句子是: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3)《鹧鸪天》中生动描写桂花的语句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李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 第2单元作文讲练 苏教必修4.doc
-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复习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测试 苏教必修4.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湘夫人分层训练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第1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同步训练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第2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第3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同步训练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训练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6课 辛弃疾词三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6课 辛弃疾词三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1 新人教必修5.doc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