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
[真题再现]
1. [2014·天津高考]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开辟新航路的国家中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和英国还没有加入这一行列,故排除C、D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远航的方向是向西,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远航的方向是向东,由此联系题干材料中的航海家的目的地“印度”,可推知这属于葡萄牙航海的方向,故选B项,排除A项。
答案:B
2. [2014·大纲全国卷]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 王室大力支持 B. 地理位置优越
C. 商业资本发达 D. 金银需求量大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题目的关键要求是“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此时,西、葡两国与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商业资本都不发达,都有金银需求,C、D两项错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大西洋沿岸国家,西、葡两国没有地理位置优势,B项错误。西、葡两国热衷于海外扩张,王室将探索新航路作为王室扩张的表现,这是其他西欧国家所缺乏的,故A项正确。
答案:A
3. [2013·福建高考]图一、二、三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
A. 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 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 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 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解析:由漫画中的对话可知,英国认为荷兰运到纽约的商品需要通过英国商船转运才行,这反映了英国试图压制荷兰对纽约的贸易,因此,B项符合题意;由英国压制荷兰对纽约的贸易不能得出英荷争当世界霸主,排除A项;C项只是反映了图三的内容,D项与图片反映的主题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4. [2014·山东高考](节选)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解析:本题以奴隶贸易为切入点,考查了英国发展及废止奴隶贸易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欧洲中心论”的认识。材料中的史实部分主要罗列了奴隶贸易兴废过程中的重大史实,史论部分则强调了“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对欧洲人的影响。第(1)问中的“国际因素”应从不同殖民国家兴衰的角度来分析,“国内因素”应从政治和经济等角度来归纳。第(2)问中的“影响”应从对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对非洲、拉美地区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来分析。第(3)问中的“原因”应从工业革命促使西方国家对外殖民侵略方式变化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师说高考]
[仿真练习]
1. [2015·保定摸底]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
A.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 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从“伊比利亚半岛”可排除D,材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欧洲货币短缺,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这是从经济和社会根源方面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答案:A
2. [2015·太原模拟]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L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doc
-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N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世界近代史知能专练(五)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世界近代史知能专练(六)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一)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二)魏晋、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现代史知能专练(十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现代史知能专练(十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近代史知能专练(七)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8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单元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学科素养提升(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