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分类 : 1.生物性因素 2.理化因素 3.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4.遗传性因素 5.先天性因素 6.免疫因素 7.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宁夏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第一章 绪论 目的与教学要求: 1. 掌握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基本病理过程等概念。 2. 熟悉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3. 了解学习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Anatomy Histology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Pathological Anatomy Pathological Biochemistry Normal state Abnormal state Structure Function Metabolism Pathophysiology experiment pathology physiology of disease clinical physiology medical physiology Pathology Pathological Physiology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 1.研究对象:患病体 2.研究重点:机能、代谢 3.研究目的:阐明本质 4.研究任务: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特点: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疾病全 过程中患病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机 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地位与内容 一、任务: 通过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揭示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 探讨疾病发生发展一般规律与机制,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 临床病理生理学 基础病理生理学 1、病理生理学总论——疾病概论 (general discussion in disease) 2、基本病理过程 ( 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 3、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 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of each system) 二、内容(content) 三、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situation in medicine) 基础医学(basic medicine)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桥梁作用” (bridge) 1、与基础医学各学科的联系 2、与临床医学各学科的联系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 动物实验 二 、临床研究 三、 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 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 (1813- 1878) 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设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1955年后,在我国病理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80年中国生理科学会病理生理学会成立 1985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成立,现已成为国际病理生理学 成员(International Pathophysiological Society) 1984年创办了病理生理学报 1986年更名为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4年首批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1978年我院重新组建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3年我院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4年定为我院医学本科基础教育考试课程 2005年成为我院首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2006年我院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成为自治区级重点 建设课程 1、什么是病理生理学? 2、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 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4、你打算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练习题: 第二章 疾病概论 1.掌握健康、疾病、病因、条件、诱因、康复和脑死亡 的基本概念。 2.熟悉常见的致病因素,了解各类致病因素的致病特性。 3.掌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疾病发生的 基本机制。 4.熟悉疾病经过与转归。 目地与教学要求: 强调身体与精神两方面。

文档评论(0)

hushuidh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