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族鹅观草属三个物种的生物系统学的研究.pdf

小麦族鹅观草属三个物种的生物系统学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C.Koch 鹅观草属RoegneriaC.Koch是Koch于1848年以高加索鹅观草R.∞“casica 为模式种建立的,是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中最大的属。’现知全世界约有130余种,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寒地带。我国约70余种,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该 属植物多为草原和草甸的组成成分,多数是优良牧草;有的还有抗病、抗旱、抗寒等优良 特性。是小麦和牧草育种的重要资源。然而,鹅观草属形态变异复杂,在属的系统地位、 属的范围、属内等级划分、物种概念和起源问题上,不同系统学家分歧较大。毛叶鹅观草 Roegneria 个物种.关于这三个物种的分类处理一直处于争议中,主要分歧是足japonensis和泛 amurensis是R c盯曲,血的亚种或变种还是独立的种。本研究旨在:(1)通过染色体组分析, 体组配对和繁育学资料,探讨三个物种闽的亲缘关系及种内变异程度:(3)通过醇溶蛋白 和酯酶同工酶标记。探讨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在其电泳谱带上存在的变异:(4)通过综合 形态学、细胞学与生化标记的研究结果,对这三个物种进行分类处理。主要结果如下: 2A,绝多数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具1对随体染色体,多位于第14对染色 体上,其中Roegneria 三个物种在核型公式、平均臂比、臂比大于1.7的染色体比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 种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2。在R.amurensis×R.ciliaris和RxR.amurEnsis的杂种Fl中,花粉母细 japonensis I+ 胞减数分裂中期I配对基本正常,绝大多数为二价体,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1.90 为0.79;三价体和四价体出现频率很少;后期有落后染色体。杂种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 口m“旭珊捃的染色体组为StY。 3.Roegneria 但R.删“旭腑括的叶片两面及边缘密被柔毛,颖先端渐尖.稍短于外稃,外稃和颖的先端 尖头.明显短于外稃;外稃和颖先端侧面常有齿。R.ciliaris外稃背部窑被或疏生柔毛, 颖边缘具纤毛;而Rjaponensis其外稃背部无毛或粗糙,颖边缘无纤毛。地理分布上,3 北及邻近地区。 4.Roegneria 为90%以上。它们之间容易杂交.不需通过幼胚拯救技术可以获得生长旺盛的杂种Fl植 x xR 株。在R.amurensisR.ciliaris和R amurensis中,杂交结实率为22%和20%, japoensis 与Rciliaris、R.japonensis存在一定的生殖障碍。 5.对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醇溶蛋白分析中,23份材料电泳分离出22条相对迁移率 不同的谱带,其中3条共同带,19条具多态性,每个材料可分离出9~16条谱带。结果表 明:(1)三个物种具有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但明显存在种问差异;(2)同种不同居群间 也存在差异:(3)种间差异略大于种内差异。 6.三个物种22份材料的幼苗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中,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 13条酶带,结果表明:(1)三个物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相似,说明三个物种有相同或相 近的遗传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但三个种间无完全相同的酶谱,或多或少表现差异;(2) 同一种的不同居群间其酶谱也存在差异:(3)种间差异略大于种内差异。 7.综合形态、地理分布、繁育特征、核型和杂种染色体配对资料以及醇溶蛋白、酯 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尺.amurensis与R et ciliar(Trin.)Nevski H.ZhouX.H, ciliaris的亚种Roegneria ssp.amurensis(Drob.)Y We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