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粮下渔”造田模式综合效益研究-论文.pdf

“上粮下渔”造田模式综合效益研究-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粮下渔”造田模式综合效益研究-论文.pdf

第29卷第 1期 渔 业 信 息 与 战 略 Vo1.29.No.1 2014年 2月 FisheryInformation Strategy Feb.,2014 文章编号:2095—3666(2014)O1—0031—06 “上粮下渔造 田模式综合效益研究 李会明,巩芳忠,张 罡 (淄博市水产管理处,淄博 255000) 摘 要: “上粮下渔”和 “暗管排碱”是我 国当前改 良盐碱低洼地的两种主流模式。通过调查 发现,“上粮下渔”模式下的 “以渔造 田”投入产出比为 1:12.5,“暗管排碱 ”模式下的造 田投入 产出比为 1:5.5,“上粮下渔”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是 “暗管排碱”的2.3倍,其亩产经济效益是 “暗管排碱”的3.6倍。从施工工艺、建设成本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调查对比 发现,“上粮下渔”造 田的性价比大大优于 “暗管排碱”模式,综合效益更加显著。 “上粮下渔” 是改 良盐碱低洼地的造 田方法,是增加湿地规模、提高农民收入的经济实用和高效的手段,对 于当前和今后大力实施土地整理、改 良治理盐碱低洼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建设美丽 中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上粮下渔;暗管排碱;以渔造 田;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403 文献标识码 :A 盐碱地是指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正常生 至今后改 良盐碱低洼地、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工 长的一种土壤种类 。据调查统计,我 国现有盐碱 程、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沿黄地区农村经济健康 地面积约5.19亿亩,耕地盐碱化 1.14亿亩,近 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1/5的耕地发生盐碱化 ¨J。山东省沿黄地区有盐 1 “上粮下渔”及 “暗管排碱开发 碱低洼荒地 1000多万亩,涉及 10个地市 75个 1青况 县(市、区),人 口和面积分别 占全省的 56%和 54%,其中,耕地 占66%,可开垦利用的盐碱低洼 1.1淄博市 “上粮下渔”开发情况 地 占95%,可利用的水面和淡水资源分别 占71% 和73%,是山东省农业后备资源最丰富和集 中的 淄博市黄河过境长度48公里,由于受黄河 地区,在全省农业发展 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 渗透影响,近河形成了15万亩的盐碱低洼地,主 位 。 目前,世界各 国改 良治理盐碱地的方法主 要分布在高青和桓台两县。这些盐碱地盐碱风 要有水利改 良、物理改 良和化学改 良三种方法。 化严重,形成了大片的不毛之地,即便可以种植 而水利改 良中的 “上粮下渔”和物理改 良中的 “暗 作物,其产量也极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 管排碱 ”是当前盐碱地改 良的两种主流模式。 展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1990年开 本文 旨在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 “上粮下渔” 始,淄博市政府以 “上粮下渔”模式对盐碱低洼地 和东营市 “暗管排碱”两种治理模式的施工工艺、 进行集 中改造治理,即在盐碱地挖池蓄水养鱼养 建设成本、综合效益等各方面的对 比分析,探索 虾,池塘问堆积的弃土经平整施肥后种植各类经 出一个既符合山东省实际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济作物。通过改 良治理,昔 日的盐碱地变成了田 的盐碱低洼地治理的优 良模式,对山东省当前乃 成方、塘成网、树成行、鱼跃粮丰、旱涝保收的鱼 收稿 日期:2013—08—12 修回日期 :2013—12—26 作者简介:李会明(1965一),男,山东昌邑人 ,助理工程师。E—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