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H-FABP基因多态性及和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相关性的研究.pdf

猪H-FABP基因多态性及和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相关性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研究以肌内脂肪含量较高的中国地方猪种大河猪、大乌猪和雅南猪及三元杂交 (Heart Protein gene,H—FABP)5’一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 FattyAcid.binding 异,分析了H—FABP基因不同位点各基因型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显示:在HinfI。RFLP位点,四个猪种都存在变异,等位基因H的频率分别为0.8000、 I·RFLP位点, 种只存在bb基因型,等位基因B在DLY中的频率是O.1960;在Msp 在Haelll.RFLP位点,雅南猪只存在DD基因型,其余三个猪种中都存在多念性,等 中度多态(0.25PIC0.5);在Hinff I.RFLP位点,大河猪和大乌猪 其余三个猪种在该位点没有多态性,PIC=O;在Msp 态(O.25PIC0.5)。 I—RFLP 在分品种(系)进行H—FABP基因与IM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在Hinf l-RFLP位点, 的JMF平均值之问差异不显著,其余三猪种之间没有多态性。在Msp 大河、大乌和雅南猪各基因型的肌内脂肪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DLY猪 含量之蒯差异极显著(PO.叭)。在HaelH.RFLP位点,除雅南猪没有多态性以外, 其余三个猪种各基因型的肌内脂肪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I.RFLP 在整个群体中进行H—FABP基因与IM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Hinf I—RFLP位点存在aa 两种基因型的肌内脂肪含量之问差异不显著(PO.05)。在Msp 内脂肪含量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叭)。 I—hh,Hint* 通过最小二乘分析发现,H—FABP基因的单倍体hh/bb/AA/DD(Hinf I—bb,Msp 量的最小二乘均值最大(7.7504),与IMF的效应值最高,是最佳基因型组合。 关键词: 猪H.FABP基因IMF PCR—RFLPs 1.前 言 1.1猪肉质性状的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猪肉品质越柬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外一些高度培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虽然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和瘦肉产 量多的优点,但肉质不佳,PSE肉(肉色灰白、质地松软、切面渗水的劣质肉)出 现机率较高,使养猪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肉质改良已成为目前猪育种工作的重点。 技术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Schper(1980)把广义的肉质即胴体品质分为 胴体组成和肉的特性两部分。狭义的肉质是指肉品特性,即瘦肉和脂肪的特性。我 国所进行的猪肉品质研究所指的肉质就是指狭义的肉质。肉质主要的质量指标包括: PH值、肉色、肌肉保水力、嫩度、质地、香味等。 表1猪肉质的主要的质量指标及其遗传力 Table1 characterofmeatand ofdetectionofswine Qualitative heritability marker quality 质蛩指标 遗传力 质量指标 遗传力 . 0.26-0.86 PH。0.12-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