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走向“治理”——基于“治理”理念的学校公共生活探析》.pdf

《从“控制”走向“治理”——基于“治理”理念的学校公共生活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控制”走向“治理”——基于“治理”理念的学校公共生活探析》.pdf

2014年 5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VO1.13 NO.3 第 13卷 第 3期 JournalofEducationalScienceofHunanNormalUniversity May,2014 从 “控制’’走向 “治理 — — 基于 “治理理念的学校公共生活探析 叶 飞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随着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控制”为核心逻辑的学校公共生活模式遭受了愈来 愈多的批判。在控制型的学校公共生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灌输与被灌输的扭曲关 系,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 了学校教育的民主变革,限制了学生的公民品质发展。与控制模式不同,“治理”作 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它致力于解构学校组织中的权威主义、技术理性、强制灌输、心灵隔离等弊病,使学校公共 生活回归到公共性与民主性的轨道上来。“治理”赋予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治理权利,鼓励学校生活中的公民伙伴 关系,从而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空间,提升和扩大学校组织的公共利益 ,稳固而持久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 民品质 。 关键词:治理;学校公共生活;控制;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30040.06 “治理”(Governance)一词于 1989年被首次使 育体制的变革要求学校生活更加民主、公开和透明, 用,当时世界银行在描述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危 更能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公民身份以及治理权利。 机时使用了 “治理的危机”(CrisisinGovemance)这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控制型的学校模式已经愈 一 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开 来愈难 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要,而治理型的学 始愈来愈关注公民社会与公民治理的研究,逐渐转 校模式由于其尊重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治理权利 , 向了对社会组织机构以及公共生活的 “治理”模式与 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公共空间,从而 控“制”模式的差异性的思考与探讨。学者们比较一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成长, 致地认为,“控制”意味着以操纵、强制的方式来实施 最终实现培育未来公民的教育使命。 管理,它忽视了公民的主体权利,其所形成的是控制 一 、 学校公共生活的 “治理”模式 :对 “控 与被控制的公共生活关系;而 “治理”则是比较民主 制”模式的反思 的、温和的新型管理模式,它肯定了公民主体的治理 权利,倡导平等的公民关系,从而促进了组织管理和 学校公共生活中的 “治理”模式与 控“制”模式有 公共生活的变革与创新。事实上,在现代学校中,随 着本质的差异,“治理”可以看做是对 “控制”的全面 着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关于学校公共 反思。在 控“制”的思维逻辑下,学校公共生活的过程 生活的 “控制”模式与 “治理”模式的讨论已经开始, 充斥着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威权关系、心灵隔离以 对 控“制”模式的批评声音也 日益增多。显然,整个教 及强制性的价值灌输,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不对等 收稿 日期:2014.03.21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治‘理 ’视域下的公 民教育建构研究”[13YJC880097];江苏高 校协同创新计划;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资助课题[DYs2O13O902] 作者简介:叶 飞 (1982.),男 ,浙江丽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人 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的地位,无法共享学校组织的治理权利。与 控“制”模 其研究对象是属于操作水平方面的问题,未涉及更 式不同,学校的 “治理”模式恰恰是对这种不对等、非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