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_T280-2014罗非鱼链球菌病检测技术规程.DOCVIP

DB46_T280-2014罗非鱼链球菌病检测技术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 150 B50 DB 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 280—2014 罗非鱼链球菌病检测技术规程 The dete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eptococcosis in Tilapia 2014 - 02 - 13 发布 2014 - 03 - 01 实施 海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46/ T 280—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强、可小丽、刘志刚、佟延南、李芳远、卢迈新、高风英、朱华平。 I DB46/ T 280—2014 罗非鱼链球菌病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体与流行情况、检测链球菌所用试剂、染色液和培养基、仪器设 备、采样、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细菌致病性实验和结果判定等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检测与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SC/T 7014 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SC/T 7201.1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通用技术 3 病原体与流行情况 3.1 主要病原体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 3.2 流行情况 在我国南方罗非鱼养殖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水温30℃以上为爆发高峰期,对各种规格罗非鱼均 可造成危害。 4 试剂、染色液和培养基 除非另有说明,检测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实验中所需常规试剂、染色 液和培养基均按SC/T 7201.1 和附录A的规定执行,其他分子生物学试验试剂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5 仪器设备 除下列仪器设备外,其余仪器设备按SC/T 7201.1 的规定执行。 a) PCR 扩增仪。 b) 核酸电泳仪和水平电泳槽。 c) 凝胶成像仪。 d) 微量移液器。 6 采样 1 DB46/ T 280—2014 病鱼样品采集按SC/T 7014的规定执行。 7 临床诊断 7.1 活动情况 患病鱼活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离群独游;病情严重时,常在水面翻滚或打转。 7.2 外部检查 体色发黑,眼球肿大突出,眼角膜发白浑浊,虹膜充血,严重者眼球脱落;下颌、鳃盖边缘、鳍条 基部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伴有肛门红肿、外突的现象;部分急性患病个体有时无上述症状。 7.3 解剖检查 肝脏充血、肿大,颜色不均,呈花肝状,质地脆弱;脾充血肿大;胆囊充盈、充满蓝黑色的胆汁; 部分患病鱼体出现腹水,肠道有轻度炎症,肠腔内有少量黄色的粘液。 8 实验室诊断 8.1 病原菌分离 8.1.1 平板划线分离 以无菌操作分别从病鱼眼、肝脏、脾脏、肾脏和脑组织中取少量组织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28 ℃ 倒置培养24~48 h。 8.1.2 纯培养 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新的血琼脂平板上,28 ℃倒置培养24 h。 8.2 菌落形态 在血平板上培养24 h后,无乳链球菌菌落圆形,直径1 mm ~2 mm,呈乳白色、不透明,菌落表面湿 润光滑、微隆起、边缘整齐;海豚链球菌菌落圆形,直径1.5 mm ~3 mm, 呈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 湿润。 8.3 革兰氏染色 按GB/T 4789.28 执行。 无乳链球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体为球形或卵形,无鞭毛,无芽孢,菌体呈单个、成对或长链状 排列。海豚链球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球形,单个或成对排列,少数3 ~ 4个排成短链状,无鞭毛,无芽 孢。 8.4 生理生化检验 8.4.1 常规检测方法 运动性试验 2 DB46/ T 280—2014 用灭菌牙签或接种针将纯培养的细菌穿刺垂直接种于半固体BHI培养基中央,28 ℃培养24 h。通过 细菌由中央向周边迁移形成游动圈大小来检测其运动性强弱。 再用0.85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