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代工的穷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电代工的穷途   “展位交通食宿费,前后花了近10万元,结果却很惨淡。”电话里,袁灿的声音略显无奈,“本想靠这次交易会的订单冲量,现在看来没戏了。”   袁灿(化名)是广东东莞一家电磁炉代工企业的副总经理。他说的交易会,是有着中国外贸出口“第一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在刚刚闭幕的2013秋季广交会上,包括袁灿的公司在内,很多参展的中小型家电代工企业都“生意惨淡”。   袁灿几乎每年都参加广交会。在他的记忆中,过去情况如此糟糕的只有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   在袁灿看来,中小代工企业们已经走到不得不转型的拐点,未来要么做到代工大鳄富士康的水平,将代工演绎到极致,要么只能学格兰仕等老同行,从幕后走到前台,主做自有品牌。   问题是,这两条路目前都已不好走。   内忧外困   腹背受敌,是袁灿对2013年家电代工行业的总结。   参加2013年广交会前,大老板在袁灿主管的海外事业部门口贴了一张订单统计表,2013年即将过去,单子最后的统计数字却还不到2012年的一半。   此前,大老板已经在7、8月份把工厂的生产线关了一半,辞退了三分之一的工人。出发广交会前,大老板更拍着桌子让袁灿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在广交会上拿到至少百万元人民币规模的合同。   不过,袁灿没能完成任务。   尽管他亲自上阵,和业务员一起发传单、拉客户,但算上筹展、参展以及撤展的时间,他8天时间一共只拿到50多万元的订单,其中30万元还是欧洲的一位老客户看在多年的情面上给的。   袁灿或许可以用大环境不好当借口。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提供数据,这届广交会三期加在一起的出口成交额1946.1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0%。   其中,除了对美国和日本的成交额略微增长,对欧盟、金砖国家、中东、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成交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同时,代工厂拿到的订单质量也不高。广交会上超过8成的订单,都是6个月以内的中短单,半年甚至1年以上的长单、大单不到20%。   但大老板不会管这些,在濒临“断供”的生计面前,一切借口都是徒劳。   回东莞之前,袁灿给国内事业部的总经理打电话求救,两人自公司成立起就是老相识,没想到电话那边也在哀叹,“国内市场的情况也不好。”   一个大趋势是,国内家电品牌企业也正在减少代工订单。   2013年年初的电磁炉“黑榜”事件后,公司最大的客户以加强质量监管为由,将近半数的订单转回了自己在江浙地区的生产基地。另一家大客户佛山某知名白电企业,则在2012年新建了自家的电磁炉生产基地。   袁灿所在公司遇到的情况并不罕见,大量中小型家电代工企业都被洗牌阴影笼罩,这已不是危言耸听。   袁灿听说,当地另一家做电子代工的企业,已经开始四处寻找买家接盘。而在两年之前,这家企业的年产量还与自己的公司不相上下。   成败代工   裸泳者的暴露,因于代工的退潮。   回想起来,“代工”这个如今让“袁灿们”爱恨交加的词汇,最初却是他们迅速积累财富的法宝。   10年前,袁灿所在的公司从电磁线圈行业“跳槽”到电磁炉行业时,正好赶上家电行业的快速崛起时期,新兴的电磁炉行业近乎疯狂,从2000年到2005年,每年的市场规模增幅都高达70%左右。   当然,这个看似遍地黄金的行业竞争同样惨烈。   据袁灿回忆,在最多的时候,全国大大小小的电磁炉品牌超过200个,“好像每天一觉醒来,你都能在商场里看到新品牌冒出来”。   为了站稳脚跟,回避正面竞争,他们选择了代工模式。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当时国内电磁炉品牌200多个,生厂商却超过300家,半数以上的工厂,只需要给其他品牌代工,日子就能过得相当滋润,自己砸钱做品牌的却大都日子艰难。   当时的另外一个大背景是,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纷至沓来的跨国家电企业发现,与欧美制造业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与其自己费时费力建工厂,再花费大笔路费运到中国,不如直接在中国找本地家电制造商代工。   新的契机由此而来。实际上,不只是中小型家电代工企业,即使是美的、长虹、海信、格兰仕这样的家电巨头,也加入到为国际品牌代工的队伍中。   在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看来,正是通过给国际品牌代工,家电代工行业乃至整个中国家电业都迅速融入了全球经济的生态循环圈,快速提升了制造技术和生产规模。   但经历了最初的摸索和繁荣之后,代工企业沉迷代工模式的各种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   最明显的一点,是采购商将风险与压力向代工企业转移,对代工链条的控制也愈发苛刻。   比如,签订合同之前,采购商会开始要求代工企业提供详细的物料清单,单子上必须一目了然地标注上各种零部件的型号、价格甚至是供货商的信息;订单的交付周期一再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