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爸爸”张小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信爸爸”张小龙   他鼓捣出的微信,诞生仅两年多,目前注册用户就突破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很多网友称他为“中国的乔布斯”,他就是张小龙,被誉为“微信爸爸”。   曾是“无业游民”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读书期间,系里几台当时比较罕见的电脑成了他的最爱。他还是系里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当时C语言还刚刚诞生。   除了软件之外,张小龙对硬件也很在行,曾特地买了一本香港出版的《无线电技术》,和同学一起做电子线路测试,参加很多比赛。有同学这样说:“如果后来他没有做软件,而从事硬件的话,也会很厉害。”   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张小龙在广州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当程序员,当起了“IT民工”。利用业余时间他一个人写代码,开发了处女作Foxmail。那是拨号上网非常昂贵的年代,一小时高达8元。这个当时不到1M的免费邮箱软件,可以在连上线时一次性地集中收取邮件,用户随后可以下线慢慢阅读。因为习惯于晚上写程序,白天睡觉,这期间张小龙一度辞职,当了“自由软件写作者”,成了人们眼中的“无业游民”。   1998年,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联系张小龙,问他愿不愿意把Foxmail卖给金山。张小龙开价15万元,当时Foxmail并没有一分钱的收益,维护让他越来越不堪重负,全靠兴趣支撑,他也想干脆一“卖”了之。   但金山的谈判人员认为Foxmail金山自己也能做,收购没有达成。到2000年时,官方统计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只有650万台,Foxmail却拥有了200万用户,占据将近三分之一的上网用户规模!2000年秋季,张小龙生命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机出现了,博大软件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随后他进入博大任副总裁兼CTO。此时的张小龙已被认为是国内第二代程序员中的领军人物。   5年打拼成腾讯公司副总裁   2005年3月16日,上市不久的互联网新贵腾讯宣布,整体收购Foxmail。张小龙再次成为自己作品的“陪嫁”,进入腾讯广州研发部。马化腾对张小龙寄予厚望:拯救日益没落的QQ邮箱,在这一领域与MSN、GMAIL等抗衡。   张小龙不再是一个技术人员,踏上了产品经理人的新征程,但走得并不顺利。接手后陷入对MSN的疯狂模仿迷局,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产品面世,它无比笨重,速度超慢,基本没有操作的价值。   直到2006年底,转机终于出现。张小龙放弃之前的做法,用精简、轻便的思路打造新版本。第二年春天,QQ邮箱速度问题得到解决并上线,用户量开始缓慢增长。   随后,张小龙的应用创新陆续面世。其中一个让QQ邮箱获得高人气的创新,是发送大容量附件功能——与其他邮箱通常只能发送5M左右的附件不同,QQ邮箱将附件容量扩大到了1G。   到2008年,QQ邮箱已从濒死状态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在张小龙的领导下,QQ邮箱的创新点多达400多个,作为产品经理人,他再成翘楚。   2010年8月2日,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公司副总裁,具体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   用微信改变3亿人生活   把QQ邮箱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张小龙已有些意兴阑珊了。2010年10月,当他看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及时通讯类工具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不断出现,直觉告诉他公司应启动手机通讯工具类项目。他给马化腾发邮件建议,马化腾很快回复同意,并给产品取名“微信”。   按照张小龙的想法,如果能让大家用手机体验到免费短信,那么微信肯定就会被大家接受。所以在微信1.0版本,他率先推出了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新鲜感很快过去,在国内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产品中,微信很难抢占到用户的手机界面。于是他的团队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贪欲”。   微信第一个转折点是对讲功能的加入;在 2011年1月,微信又推出“寻找身边的人”功能,用户数量增长曲线出现了一个陡峭的上升;而当“摇一摇”手机,就可以与千里之外同样在摇晃手机的人配对聊天时,微信真正引爆了。   2012年8月,微信推出4.2版本,用户可以视频通话了。一年后的8月5日,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功能的微信5.0正式面世。   中国的乔布斯   诞生仅两年多,微信就已经成为同类软件中的霸者,让移动运营商都倍感压力。宿敌奇虎360CEO周鸿祎坦承:“自己50个产品加起来比不过一个微信,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只有马化腾拿到了‘船票’”。   张小龙不喜欢冷冰冰的技术语言,尽管他对产品的执著已经精确到了像素级别。人们喜欢把他和乔布斯联想在一起,性格同样偏执刚愎、追求完美,将个人风格投射于产品中。   凡是想在他的产品上,动商业脑筋的想法,如果他认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