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株好氧反硝化的筛选及其对nox净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其对NOX净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专 业:环境工程
硕 士 生:苟菊香
指导教师:张承中 教授
摘 要
NOx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大量排放严重影响整个生态环境,威胁人类
健康和社会发展。生物法具备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目前处理NOx 的
研究热点。
本文采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通过筛选、分离、纯化得到脱氮能
力较高的好氧反硝化菌2号菌,考虑到其脱氮能力不高,采用正交实验对其脱氮条
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当pH为7.0,C/N增大到5,碳源为葡萄糖,摇床转速为160r/min
时,在24h 内2号菌种的反硝化脱氮能力由优化前的65.80%提高到95.58%,通过正
交方法优化得到脱氮条件为葡萄糖作为碳源,摇床转速为180r/min,C/N为8,PH
为7.0 。
采用活性炭作为填料的滴滤塔挂膜进行NOx 的净化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
示先采用含有KNO 液相氮源的优化组合培养基挂膜,再采用含有NO 、KNO 气液
3 X 3
相氮源的优化组合培养基联合挂膜,在10天内就可完成挂膜。在喷淋量0.32L/h,
循环液pH值7.0,温度30℃,NOx进气浓度为345~2135mg/m3 时,当最小气体停留
时间ts取52s为宜时,NOx 降解率在92.48% 以上。系统对NOx 降解主要集中在填料层
中、下层,并且NOx 降解率随着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系统NOx进气浓度从
3 3
1497.79mg/m 经过三个突变点(6207.51、3204.58、3653.74mg/m )恢复到初始浓
度时,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NOx去除率仍能保持在92.32%~95.96%之间。生物
滴滤系统停运2天、4天后再次启动,缓慢恢复至停运前浓度时,系统分别在5h、
10h内即可恢复到较高的净化能力,且在该时间内NOx去除率超过87.41%。
关键词:生物滴滤塔;好氧反硝化菌;NOx ;生物膜;活性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Experimental Study 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NOX of An Aerobic Denitrifier
Maj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S Candidate :Gou Juxiang
Advisor :Professor Zhang Chengzhong
Abstract
Nitrogen oxides (NOx) ar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caused air pollution,a large
number of emission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w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reat
human heal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Controlling and treating NOx pollution with
Biological method has been became an hotspots,with low-cost,no secondary poll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4柱花草用肉兔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pdf
- 10种致脑炎病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建立.pdf
- 1α,25-(h)2d3对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力的影响.pdf
- 17-β雌二醇控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1基因表达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pdf
- 1型鸭圆环病毒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pdf
- 2006-207年狂犬病毒野毒株l基因3′端及聚合酶活性部位序列分析.pdf
- 2010~201年我国部分省区prrs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pdf
- 2010年-211年广西地区动物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pdf
- 2007~209年广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和nsp2基因高变区的遗传变异分析.pdf
- 2012年春季东省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