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03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常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原理 正常体温36~37℃ 生理变异 24小时波动1℃ 解 热 作 用 镇痛作用 机体局部损伤或炎症时,局部产生和释放某些化学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等,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 前列腺素本身致痛作用较弱,但它具有痛觉增敏作用,可大大增强机体对上述致痛物质的敏感性,降低痛阈。 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外周的前列腺素合成,降低感受器的兴奋性,并同时抑制缓激肽的合成,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 本类药物除对乙酰氨基酚外,都具有抗炎风湿作用,可用于风湿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的治疗。 【机理】抑制PG的合成。 解热镇痛药的抗炎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安乃近) 芳基烷酸类(布洛芬) 发现都较早 临床上应用的时间较久 一、水杨酸类 【内容介绍】 水杨酸类药物的发现 典型药物Aspirin 其他衍生物用药 2300多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腊生理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已发现,水杨柳树的叶和皮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但弄不清它的有效成分。 1827年,英国科学家拉罗克斯首先发现柳树含有一种叫水杨甙的物质。 在1838年Salicylic Acid首次从植物提取出来。 ??1860年Kolbe合成纯水杨酸,它具有退热止痛作用,但毒性大,对胃有强烈的刺激。 ??开辟了一条工业生产的道路 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将纯水杨酸制成乙酰水杨酸,这即是沿用至今的阿斯匹林。 1899年,德国化学家拜尔创立了以工业方法制造阿斯匹林的工艺,大量生产阿斯匹林,畅销全球。 过敏性杂质 合成中可能有乙酰水杨酸酐副产物生成 可引起过敏反应 含量不超过0.003%(W/W)时,则无影响 Aspirin衍生物 二、苯胺类 ??在1886年发现乙酰苯胺 具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称退热冰在临床上使用。 其毒性太大 ??可导致出黄疸 在临床上已不用 随后发现对氨基酚的羟基被醚化后,药理作用增强而毒性降低。 在1887年合成非那西丁(Phenacetin) 对头痛、发热、风湿痛、神经痛及痛经等效果显著 1893年上市的解热镇痛药 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临床上用于发热、头痛、风湿痛及神经痛等 毒性低于Phenacetin。 复方感冒制剂中的常用成分 思考题: 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讨论如何对此药物进行化学鉴别? 又名扑炎痛、苯乐来、解热安。4-羟基乙酰苯胺的乙酰水杨酸酯 本品为解热、消炎镇痛药。治疗剂量范围大,使用安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及老年患者服用。 三、吡唑酮类 发现 早期发现5-吡唑啉酮结构的药物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如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发现-安替比林 ??1884年合成安替比林(Antipyrine) 研究奎宁类似物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发现-氨基比林 ??在安替比林分子中引入二甲氨基,合成氨基比林 受吗啡结构中有甲氨基的启发 ??解热镇痛作用比Antipyrine优 但作用稍慢 淘汰-氨基比林 ??曾广泛用于临床 镇痛、解热和抗风湿效果与Aspirin和水杨酸钠相似 ??安替比林和氨基比林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等 各国相继淘汰 发现-安乃近 ??在氨基比林的分子中引入水溶性基团亚甲基磺酸钠,得到安乃近 主要用于解热,对顽固性发热有效 ??毒性较低,但仍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水溶性大,可以制成注射剂 发现-保泰松 ??1946年合成具有3,5-吡唑烷二酮结构的保泰松 ??作用类似氨基比林 ??解热镇痛作用较弱,而抗炎作用较强 ??临床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痛风 ??毒副作用较大 胃肠道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对肝脏有不良的影响 发现-羟布宗 ??1961年发现保泰松体内的代谢物羟布宗(Oxyphenbutazone) 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毒性低,副作用小 能烯醇化的-二酮是抗炎必要结构,即4-位上必须有一个H存在,否则丧失抗炎作用。 四、芳基烷酸类 是一大类药物,已上市的药物有数十种 通常分成芳基乙酸和芳基丙酸两类 本品为2-(4-异丁基)丙酸,又名异丁苯丙酸。 布洛芬为首先广泛使用的芳基丙酸类药物。 口服吸收快 ,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强。 不良反应有轻度消化不良和皮疹,胃肠道出血和视力模糊少见,一旦出现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 本章小结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理 代表药物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安乃近) 芳基烷酸类(布洛芬) 课堂练习 选择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