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尿微量蛋白.ppt
尿微量白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应用被称为80年代对糖尿病学的两大贡献之一。MA测定不仅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高血压肾病,子痫及各种毒性物质所致的肾损伤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年来,MA测定已成为早期肾损伤监测和追踪的重要生化指标。 正常人尿中白蛋白通常在20mg/L以下,当尿白蛋白量低浓度升高,其升高范围是20~200μg/min,20~200mg/L,或者30~300 /24h时,被称之微量白蛋白尿,此时尿常规试条为阴性。当尿白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含量200mg/L或200μg/min时, 称之临床白蛋白尿,此时试纸条测出蛋白尿阳性。病人已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症(尿中白蛋白的)和临床肾病。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向尿毒症发展,须作透析或肾移植。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阶段常规检查方法难以发现尿蛋白的阳性结果。检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已被公认为早期肾损伤的指标,对预测糖尿病肾病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糖尿病诱发MA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肾小球的损伤;二是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三是血液中的蛋白与高浓度的葡萄糖接触后增加了非酶糖酰化的速率,从而引起基底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有研究资料表明,在糖尿病病人中尿MA排出率较高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尿MA排出率较低者。根据尿MA测定值不同,对糖尿病病人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尿白蛋白排出率20μg/min者,表明已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应进行干预治疗,在 12~20μg/min者,每隔3个月重测一次,12μg/min者应每年复查1次,及早发现肾病性损害,及时治疗。 2. 高血压肾病 持续的高血压会影响靶器官,特别是肾脏。原发性高血压诱发MA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促进白蛋白穿过基底膜,形成蛋白尿,故通过测定MA对肾脏的早期功能不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高血压病人,通过治疗血压恢复正常后,此时微量蛋白尿是可治愈的。但如没采取有效措施,当尿中蛋白含量超过300mg/24h,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症,表明肾已严重受损,较难治愈。轻微高血压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发病率为12~15%;中度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15~30%;重度高血压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发病率就上升为50%。而且研究表明:在病人中,尿白蛋白与血压呈正相关,同时它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因此,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对抗高血压的疗效和防止肾损伤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3. 妊娠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在糖尿病妊娠者中明显增高,形成较高的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I型糖尿病人的娠前微量白蛋白尿,可预报先兆子痫。无糖尿病的高危产妇,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并发症的强有力预报指标。 4. 癌症化疗 某些抗癌药物具有肾毒性,以至于癌症的治疗效果受到限制。进行顺铂(cisplatin)治疗时,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检测指标,异环磷酰胺(ifosamide)治疗时,也以尿蛋白排泄率测试监控。 5. 急性感染性肾炎 在急性感染性肾炎发作后,可检测微量白蛋白尿作长期随访。 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由9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它是细胞表面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分子内含一对二硫键,不含糖;与免疫球蛋白稳定区的结构相似。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脑脊液、唾液以及初乳中。 正常人β2—微球蛋白的合成率及从细胞膜上的释放量相当恒定,β2—微球蛋白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故而正常情况下β2—微球蛋白的排出是很微量的。 临床意义 1.测定主要用于监测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在急性肾小管损伤或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等情况下,均可使得尿β2—MG显著升高。肾移植患者血、尿β2—MG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发生排异反应;肾移植后连续测定β2—MG可作为评价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肾小管功能改变,尿β2—G也会升高。 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尿液β2—MG也有升高。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目前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