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六章数量性状的遗传.ppt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 × × × 父本 母本 F1 父本 父本 父本 BC1F1 BC2F1 BC3F1 BCnF1 1 细胞质来至母本细胞核来至父本 1. 连续回交群体,母本的细胞核为轮回亲本的细胞 核所代换。 2. 连续回交导致基因型定向纯合 。纯合基因型为轮 回亲本的一种基因型。 四、近亲繁殖的用途 1. 近亲繁殖导致的基因位点纯合,使不利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得以表现并将其淘汰,增加群体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提高群体的平均值,从而改良群体的遗传组成。 2. 由于纯合体在遗传上是稳定的,群体不发生分离。因此通过连续自交可形成稳定的品种,连续回交结合选择可以将个别优良基因导入轮回亲本,在较短时间形成与轮回亲本遗传背景相同的新品种。 3. 多代近亲繁殖可获得在大部分基因位点达到纯合状态的纯系,将纯系间杂交可以产生强杂种优势。 五、杂种优势的表现和理论 (一)杂种优势的表现 定义: 是指遗传组成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表现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表现类型: 1. 营养型:杂种营养体发育较旺。 2. 生殖型:杂种生殖器官发育较盛。 3. 适应型:对外界不良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表现特点: 1. 是许多性状综合地表现突出。 2. 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 3.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双亲基因型的高度纯合具有密切关系。 4.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近亲繁殖培育成功的品种“小香猪”体型小、肉质香嫩。 分别近亲繁殖得到的海兰褐蛋鸡父母代(左图),和它们杂交得到的F1商品代(中、右图)。 玉米近亲繁殖得到的自交系(图内两侧)作为亲本,F1产生杂交优势(图内中间),表现于果穗、株高、茎粗、叶宽等。 玉米的F1杂种优势 水稻的F1杂种优势 穗大粒多产量高 根系发达(左) 利用不育系制种 杂种优势利用 杂交甘蓝 杂交黄瓜 杂交番茄 杂交甜椒 杂种优势广泛应用 F1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 P (2+1+2+2+1=8) (1+2+1+1+2=7) (2+2+2+2+2=10) A b C D e a B c d E 多数显性基因比隐性基因更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不同纯系(自交系)杂交,双亲的显性基因集中到了杂种中产生了互补作用,从而导致杂种优势。 (二)杂种优势的理论1. 显性假说 2. 超显性假说 F1 a1 b1 c1 d1 e1 a2 b2 c2 d2 e2 a1 b1 c1 d1 e1 a2 b2 c2 d2 e2 × P (1+1+1+1+1=5) (1+1+1+1+1=5) a1 b1 c1 d1 e1 a2 b2 c2 d2 e2 (2+2+2+2+2=10) 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隐性关系,杂合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大于纯合等位基因间的作用。超显性学说可以解释杂种表现超过最优亲本的现象。 * * * * * 种皮红色品种带有的基因转录的mRNA,翻译成催化红色素形成酶蛋白。带有的有效基因越多,转录的mRNA量越大,产生的酶和色素的量也就越多,表现的籽粒的颜色就越深。 * * * * * 杂种优势广泛应用 第六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实践意义 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如:红花、白花,圆粒、皱粒等 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如: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状、抗逆性状等 栽培植物的经济性状大多数是属于数量性状。 产量性状 玉米果穗长度、穗粒数 棉花单株结桃数 花生百粒重 胡麻千粒重 亚麻亩产量 甜玉米的含糖量 西瓜的含糖量 葡萄的含糖量 油菜的含油量 甘薯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品质性状 韭菜对锈病的抗性 大豆对锈病的抗性 甘薯对茎线虫病的抗性 抗病性状 水稻的抗旱性 小麦的抗寒性 红小豆的耐旱、耐涝性 玫瑰的耐旱、耐涝性 抗逆性状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性 一、数量性状的表现特征 1.变异呈连续性 ,杂交后代不能明确分组。 2.易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 Nilsson-Ehle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提出了数量性状多基因假说,该假说的要点是: 1.数量性状由许多对效应微小的多基因(polygene)或微效基因(minorgene)控制。 2.微效基因的效应相等且可加,故又称为累加基因。 3.微效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 4.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单个基因的作用常常被环境影响所遮盖,因而难以对个别基因的作用加以识别。 5.微效基因与控制质量性状的主效基因(majo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