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诵读教学 培养学生语感.doc
加强诵读教学 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明海认为:语感是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感悟,语感教学则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感悟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呢?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感。”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述:“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迫不及待的一项任务。培养语感可以采用朗读背诵、抄写默写、品析词句、对比阅读等多种形式交错进行训练。本文就利用诵读训练加强学生语感培养作一论述。
我们认为加强诵读训练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有效策略之一。尽管我们的课堂上不乏学生朗读,以及诸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分组读、齐读、默读、朗读、诵读等各种形式的训练。但是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慨叹的“真正会读文章的教师太少了!”这话不是骇人听闻,的确我们课堂教学中朗读只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而已,在朗读形式的表面浅层滑行,没有很好起到培养学生语感作用。
依据对话理论,语文就是对话。语文教学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里所说的“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朗读和背诵就是直接面对文本的言语形式与经典和巨人直接对话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诵读吟咏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汉语是形、音、义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声音形态是言语生命的基本因子,学生对言语声音形态的感知能力是语感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诵读吟咏,才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才能直接迅速地感知言语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感应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茅盾能把《红楼梦》背得滚瓜烂熟……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优秀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被语文教师所漠视,而被滔滔不绝的分析所代替。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遭世人诟病。正因为学生缺乏对经典言语的丰厚积累,导致学生语言干瘪,精神贫乏。所幸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恢复了朗读和背诵的应有地位。巢宗棋先生在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解读时,把诵读的作用总结为四个方面: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及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否则口不应心;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75篇,7—9年级学生背诵61篇(段),合计135篇(段)。对于诵读,《课程标准》提出了阶段目标: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见,诵读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高度重视。要做到诵读吟咏,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诵读,导引语感
苏联诗人吉洪诺夫说:“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出中国语言的声音,只有用音乐才不会把它损伤;从这声音里,可以隐约地听到钢铁的沸腾,猛虎的低啸,奔流的浩荡。”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较大比重,教师应重视用抑扬顿挫的言语进行诵读,以求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音韵美,使学生深入体验言语作品内在情绪的起伏消长。正如要使诵读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音乐美,需要教师对作品的声音节奏和情感节奏进行反复品味,细致揣摩,通过不断地尝试诵读,确定好能够艺术性地显现作品内外节奏的音量、语调和语速。教师在诵读时,要做到从作者感情出发,做到时有“拔地急起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 时有“气吞山河之慨”。使学生心灵的潮水在随着教师的声音节奏起起落落的同时,于不知不觉间提高审美能力与语感能力。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老师配乐朗诵了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全班同学热泪盈眶、为之动容。如果我们经常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一些诗歌和抒情散文,不仅能充满情感体验的愉悦,而且能培养阅读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CB6.0操作手册.pdf VIP
- 省级优秀课件小学红色文化主题班会《红色交通证》.pptx VIP
- 《车间质量培训》课件.ppt VIP
- 第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ren体彩绘教学幻灯片.ppt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delem DA61操作手册(中文).pdf VIP
- 新疆叶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学堂在线 临床中成药应用 综合考试答案.docx VIP
- 离心泵与.ppt VIP
- 《离心泵.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