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身是眼中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怜身是眼中人.doc

可怜身是眼中人   《金铜仙人辞汉歌》出自语文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全诗如下: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杜牧曾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他读李贺诗歌的印象:“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李贺集〉序》)对于一位天才诗人的作品来说,用这种不即不离的方式予以评论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这篇序言中,杜牧特别提到《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不难想见,此诗在一开始就是李贺的名作了。   《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共十二句,四句一换韵,与许多古体诗一样,本诗的换韵也伴随着换意,诗意因之可分为三节,每四句一节。第一节所写的中心为“汉”,定下全诗悲伤的基调。首句中的“茂陵”与“刘郎”实指一人,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茂陵”是汉武帝刘彻陵寝之名,而“刘郎”则是一个有“生机”的称呼,这两个同义词的复叠,恰好点出了刘彻的一生:即便他身为帝王,即便他梦想长生,却终究逃不出生与死这人类固有、仅有的两种生命状态。诗人冠“茂陵”于首,并紧接以“刘郎”,就在字面上形成了生与死的迅速转换。随后出现的“秋风客”更是强化了这一点,它既与刘彻曾写作《秋风辞》的事实有关,同时也是作者在感慨刘彻匆忙短暂的一生,正如秋风中的过客。而联系到刘彻曾以求仙长生闻名,则此句在感慨之外,又有了点反讽的意味。第二句“夜闻”的主语,如前人已指出的是金铜仙人,作者对此没有直接说明,因为此句的重点仍在汉武帝,“刘郎”已经变成了“茂陵”,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其精魂仍时时出没故地。他留恋着那个美好的时代,因此求仙方道,希冀长生不老。然而,事实却正像李商隐所说的:“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李商隐《海上谣》)他还是死了,这个“过客”的一举一动,都被金铜仙人看在眼里。刘彻赋予他以形体,但他却无法实现刘彻长生的梦想。曾经的主人已经“晓无迹”,曾经守卫的宫殿也已倾颓。“画栏桂殿”与“三十六宫”是缔造盛世的汉武大帝的杰作,是一个伟大帝国的象征,但它们的结局却是如此凄凉。一个帝王无法抗拒死亡,看似比他更坚固的帝国也无法抗拒历史,那默默注视这一切的金铜仙人能独善其身吗?   在前四句中,诗题中的主角“金铜仙人”尚未正面出现,但他见证了汉武帝的生与死,见证了汉帝国的兴与亡。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是金铜铸就的不死之身,因为他是“仙人”,貌似比一个君王甚至一个帝国更为坚强。他像一个卫兵,守护汉宫数百年,他像一个仆人,等待主人归来数百年,而这些却是徒劳的,现在,他自己的悲剧命运也开始了。诗的第二节,即中间四句,正面叙述金铜仙人被拆迁之事。他所面临的世界已不复当初,“酸风”是眼中之感,“汉月”是眼中所见,而以“魏官”与“汉月”对照,可见金铜仙人不管朝代更迭,其眷恋故国之心始终未变,面对如此的人世沧桑,他不得不流下眼泪。“清泪如铅水”的比喻保留了李贺诗歌一贯的离奇特点,不过,就本诗意脉而言,前文“东关酸风”已作了铺垫,在眼睛酸涩的“生理”反应和“忆君”“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他自然会流下眼泪,既是铜人,那眼泪也应与金属有关。此处的描写已完全把金铜仙人“拟人化”,而一旦有了人类的情感,他就不再是“仙人”,转而变成了某一个体生命,于是,他的命运也将发生变化。   第三节以“衰兰送客”始,这是诗中出现的第二个“客”。第一个“客”是刘彻,他短暂的生命历程在自然面前就是过客,第二个“客”是铜人,紧接中间四句而来。既然铜人有情,就要承担有情所带来的后果,既已具有人之情感,则不免“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的命运。“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诗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作者在其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所有有情之物都难得永恒。“携盘”二句以一个极度悲凉的画面结束全诗,随着渭河水声渐渐远去的,是铜人以及他的记忆。值得留意的是,这一切又都发生在月色之下,此时的月已不是“汉月”,它冷漠无言,没有了铜人眼中的主观色彩,就像是上天的眼睛,正注视着铜人的离去。   《李贺集》中常有这类思考时间、历史的作品。余光中先生说李贺患上了“超历史的时间过敏症”,“不但为今人担忧,为古人担忧,且为宇宙与神担忧”[1],这显然是因为诗人的心灵过于敏感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