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12):2577-2581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羔羊肝脏IGF-I和IGF-I 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1,2 1 1 2 2 3
刘国庆 ,黄治国 ,刘振山 ,王新华 ,刘守仁 ,杨利国
1 2 3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 210095 ; 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 832000 ;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 )
摘要:【目的】通过对羔羊IGF-Ⅰ和 IGF-Ⅰ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的研究,为羔羊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
依据。【方法】选择 2、30、60、90 和 120 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 6 只(共 54 只,120 日龄只有新
疆细毛羊),测体重后屠宰,采取肝脏,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法,以 GAPDH 基因为内标,检测 IGF-Ⅰ和 IGF-ⅠR
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之间比较。【结果】(1)肝脏 IGF-Ⅰ基因的表达量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雄
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 日龄到60日龄持续上升,60日龄后开始下降,9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
于前三个时期(P <0.05);雄性新疆细毛羊肝脏 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 2 日龄到 90 日龄持续上升,90 日龄后开
始下降,12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60日龄(P <0.05)。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在2 日龄时与新
疆细毛羊差异不显著(P >0.05),在 30~60 日龄期间都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 <0.05),在 90 日龄时极显著高
于新疆细毛羊(P <0.01);(2)肝脏 IGF-ⅠR 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哈萨克羊肝脏 IGF-ⅠR
基因在 2 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 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 <0.05);新疆细毛
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
P <0.05)。
哈萨克羊肝脏 IGF-ⅠR 基因的表达量在 2 和 90 日龄时都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 <0.01)。【结论】羔羊肝脏组
织中IGF-Ⅰ和 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有特定的发育模式,IGF-ⅠR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依赖IGF-Ⅰ的基因表
达水平。
关键词:羔羊;肝脏;IGF-Ⅰ;IGF-ⅠR;荧光实时定量PCR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IGF-I and IGF-I R Gene
Expression in Liver Tissue of Lamb
1,2 1 1 2 2 3
LIU Guo-qing , HUANG Zhi-guo , LIU Zhen-shan , WANG Xin-hua , LIU Shou-ren , YANG Li-guo
1
(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2Research Institute of Farming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薯内源激素变化与块根形成膨大的关系.pdf
- 甘薯耐旱突变体的离体筛选与鉴定.pdf
- 甘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pdf
-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的遗传相似性.pdf
- 甘肃兴隆山圈养雌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发情次数、间情期及影响因素.pdf
- 甘蔗Cu_Zn-SOD的克隆和表达分析.pdf
- 甘蔗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克隆和表达分析.pdf
- 甘蔗不同品种光合特性比较及其聚类分析.pdf
- 甘蔗采后生理变化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