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16):3166-3175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6.007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伴随的 β卫星分子
复合侵染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
汤亚飞,何自福,杜振国,佘小漫,蓝国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 PCR、滚环扩
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基因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及卫星分子的序
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构建 GD01 及其 β卫星分子的侵染性克隆 pGreenⅡ049-1.6A、pGreenⅡ049 -2.0 β
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接种方法,测定GD01及其 β卫星分子对棉花的致病性;进一步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
对接种植株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侵染广东棉花的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其全长为2 737
nt,且与在中国发现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 CLCuMuV)第一个分离物朱槿分
离物 G6 序列相似性为 100%。该病毒分离物也伴随有 β卫星分子,其全长为 1 345 nt,与 G6 伴随的 β卫星分子
(Cotton leaf curl Multan betasatellite isolate G6, CLCuMuB-[G6])序列相似性为99.9%。构建了GD01 DNA-A
及其 β卫星分子侵染性克隆 pGreenⅡ049-1.6A、pGreenⅡ049-2.0 β,农杆菌注射接种本氏烟,接种后 15 d,二
者混合接种的本氏烟植株新出的叶片表现明显的皱缩、卷曲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氏烟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农杆菌注射接种棉花,接种后30 d,二者混合接种的棉花植株新出叶片开始出现叶脉变深绿色,叶片卷曲等症状;
接种后90 d,二者混合接种的植株大部分叶片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叶脉深绿色、叶脉肿大等典型棉花曲叶症状,
且与田间自然病株症状相同,而二者各自单独接种的棉花植株没有产生明显的症状。Southern blot 检测结果显
示,表现典型曲叶症状的接种棉花植株均含有GD01 DNA-A 及其 β卫星分子,进一步支持这些症状是由GD01 DNA-A
及其 β卫星分子的共同侵染引起。【结论】病毒分离物 GD01 DNA-A 及其伴随的β卫星分子与入侵中国的 CLCuMuV
第一个分离物朱槿分离物G6 相同,CLCuMuV -[GD01]及其伴随的CLCuMuB -[GD01]复合侵染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侵染性克隆接种法,完成了 CLCuMuV 及其 CLCuMuB 复合侵染引起棉花曲叶病的柯赫氏法则
(Kochs Postulates)。
关键词:棉花曲叶病;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β卫星分子;侵染性克隆;致病性
The Complex of 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 and Its Associated
Betasatellite Molecule Causing Cotton Leaf Curl Disease in
Guangdong Province
TANG Ya-fei, HE Zi-fu, DU Zhen-guo, SHE Xiao-man, LAN Guo-bing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chnol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