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4):1083-1088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连续5年施用氮肥和羊粪的内蒙古羊草(Leymus chinensis)
草原土壤颗粒状有机质特征
1 1 1 1 2 1
郑海霞 ,齐 莎 ,赵小蓉 ,李贵桐 ,Kö lbl Angelika ,林启美
1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北京 100094 ; 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 85350 )
摘要:【目的】颗粒状土壤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是土壤有机质比较活跃的成分,受
施肥、耕作及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连续 5 年施用氮肥和羊粪对内蒙古草原围栏封育的表层土壤颗粒
状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化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物理分组法获得游离态颗粒状有机质(FPOM)和包被态颗粒状
有机质(OPOM),并用13C核磁共振法测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施用氮肥的土壤pH值降低了0.25~0.78个单位,
微生物量碳降低了 13%~27%,POM 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施用羊粪的土壤 pH 提高了 0.47~0.59 个单位,微生物
量碳提高了19%,POM大幅度提高,特别是FPOM最多提高了96%。OPOM的化学结构几乎不受施肥的影响,但FPOM
的化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肥特别是羊粪的影响,烷基碳增多,而羰基碳减少。【结论】长期施肥特别是有机
肥料,不仅引起草原土壤颗粒状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还导致其化学结构的改变,FPOM组分变化更加明显。
关键词:氮肥;羊粪;游离态颗粒状有机质;包被态颗粒状有机质;固体 13C核磁共振;内蒙古羊草草原
Characters of Soi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Under Five-Year
Application of N Fertilizer and Sheep Manure in Leymus
Chinensis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1 1 1 1 2 1
ZHENG Hai-xia , QI Sha , ZHAO Xiao-rong , LI Gui-tong , Kölbl Angelika , LIN Qi-mei
1
(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2 Lehrstuhl für Bodenkunde,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Freising-Weihenstephan 85350, Germany)
Abstract: 【Objective 】 Soi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being an active por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fertilization,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5-year application of 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SSR标记研究爆裂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普通玉米的遗传关系.pdf
- 利用SSR标记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pdf
- 利用STS标记检测CIMMYT小麦品种(系)中Lr34_Yr18、Rht-B1b和Rht-D1b基因的分布.pdf
- 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pdf
- 利用产量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pdf
- 利用大白菜×芜菁F2群体定位抗根肿病QTL及上位性互作分析.pdf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抽穗期QTL.pdf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QTL.pdf
- 利用分子标记解析小麦新种质YW243的抗锈病基因.pdf
- 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系定位水、旱条件下影响水稻根系及产量的QTL.pdf
- 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pdf
- 连作温室夏季不同利用模式对黄瓜产量及土壤环境影响.pdf
- 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df
- 莲藕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淀粉积累的关系.pdf
- 镰刀菌酸毒素对西瓜幼苗根细胞跨膜电位及叶细胞有关抗逆酶的抑制.pdf
- 两大优势产区‘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诊断研究.pdf
- 两个不同类型薄皮甜瓜品种成熟特性、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分析.pdf
- 两个苹果乙烯反应因子MdAP2D4与MdAP2D19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pdf
- 两个强优势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生长习性研究.pdf
- 两个切花月季品种花朵开放和衰老对乙烯的反应及其与内肽酶的关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