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植物来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种下差异研究.pdf

不同寄主植物来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种下差异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寄主植物来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种下差异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对红蜡蚧扁角跳小蜂Anmetw lshii beneficus 形态学、生物学、生理生化方面进行了对比。 形态学研究表明,两个品系的雌成虫在体色、触角结构、前翅毛列等26个重要形态学特 征上没有明显筹异。仅在小盾片和体长上稍有差异,与Ishii 述相比.澳洲品系形态特征完全符合,中国品系基本符合. 川柑桔、构骨、香樟、山茶的红蜡蚧为寄主,对两个晶系的红蜡蚧扃角跳小蜂进行了生 物学选择性试验,试验表明。以香樟红蜡蚧为寄主的中国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和以伞形树 (Schefflera 蜡蚧没有明显的偏好。在刚羽化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中,澳洲品系明显比中国品系更活跃, 一次跳跃或飞行距离更远。 f 生率、性比、寿命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中国各寄主植物上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的寄生率 解剖研究了香樟和构骨上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在杭州的代数及历期.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在香 樟红蜡蚧上的寄生率平均为2.0%,从同一地点采集的第一代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羽化期为4月 天左右。卵、幼虫和蛹的历期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蜂羽化虫数擐多,可以认为24(2为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的发育最适温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 内,温度越高,虫态历期就越短。y 试验证明,澳洲红蜡蚧扁角跳小蜂雌虫可以与中国红蜡蚧扁角跳小蜂雄虫交配,并且后 代可育。 两个晶系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品系的酶带迁移率火于澳洲品系的酶带迁 移率,说明澳洲品系与中国品系含有不同分子量的酯酶同功酶蛋白。 试验表明,澳洲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和中国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属于同一个种,但是, 两个品系在形态、行为和酯酶同功酶等方面都有差异,可以认为是同一种的不同地理种群。 关键词:红蜡蚧红蜡蚧扁角跳小蜂 … 。 琶声寄主兰爹生宅学遗焦i萝醑!步功酶 √。/ 又、_/ 天 前言 红蜡蚧Ceroplastes 园林、森林树木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危害较重,常年造成10—30% 的产量损失,个别地区可使果园荒芜、树木致死,国外如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地 也都有严重发生。红蜡蚧是多食性害虫,在我国,它有200多种寄主植物,包括柑桔、香樟、 芒果、构骨、雪松等,在日本有136种寄主植物。 由于其具有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高、抗逆力强的特点,尤其是虫体包被厚厚的蜡质, 化学防治相当困难。开展红蜡蚧寄生蜂研究可以为准确评价害虫天敌,充分利_H』本地天敌或 引进外地天敌等提供理论依据,以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该害虫危害的目的。这在生产上有重 要的实践意义。 lshiiet 1986)。 beneficusYasumatsu的释放是最成功的生物防治手段(Yasumatsu1953;Smith 蜡蚧专性寄生蜂。安松氏在日本多处柑桔园内释放红蜡蚧扁角跳小蜂以控制当地严重发生的 到韩国和澳大利距,成为当地柑桔和观赏林木上红蜡蚧的优势寄生蜂,并使红蜡蚧得到彻底 的控制,红蜡蚧的被寄生率达到60.80%,密度从百Dt‘320头降低到百叶2头。 但是在我们长期的寄生蜂采集中发现,即使在不防治的柑桔园.虽然红蜡蚧扃角跳小蜂 也是红蜡蚧的优务寄生蜂,但其寄生率一般都低丁.5%,而在园林植物上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 寄生率亦仅为83%,我国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对红蜡蚧的控制作川远不及日本的红蜡蚧扁角跳 小蜂米得稳定。 红蜡蚧是多食性害虫,在我国有200多种寄主植物,在日本有136种寄主植物。在不同 的寄主植物上,红蜡蚧的形态特征有差异,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也有差异。 据我们观察我国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在个体人小、前翅毛列、产卵器露出腹末妖度、成蜂寿 命等方面有差异。我们对于中国与澳人利弧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的形态进行了比较,以期了 解是否是由于地理隔离因素,两地的红蜡蚧扁角跳小蜂有可能由于缺少基因交流而产生种下 类型的分化。因此,我们对于不同寄主植物上红蜡蚧扃角跳小蜂的遗传杂交、酯酶同工酶及 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