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几种方法.doc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几种方法
语文课文中所写的景、事、人、情常常给人以美感。要让那些耐人寻味的语言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师需引导他们品析音韵、遣词、造句、修辞……唯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文章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课堂也才能尽显浓浓的语文味。通常,我们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时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
要细读文本,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中的多数词语,学生只要通过词典的解释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但还有一些则需要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深挖一层,进行细致的品味揣摩才能理解。这个由浅入深理解词意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 祖父的园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下同)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大声读出一个字——“活”,再读出一句话——“一切都活了”;接着通过“什么活了?”“怎么活?”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朗读;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分角色朗读……通过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这个“活”字的意思:它具有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意思,能让人感受到祖父园子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快乐、自由。
运用理解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预设课堂情况。因为学生就某个词的理解,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丰富的、多元的,只有充分预设,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才能真正品味词句的内涵。
二、比较法——比较揣摩促思辨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能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和智慧,才能品味语言的意蕴和美感,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上《 沉香救母(二)》这一课时,我就用了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将“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与“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作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叠词的表达意义和方法。
又如,在《 石榴 》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莹莹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让学生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将课文中的这句话与“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绿黄色的叶子中长了出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用拟人这种手法,首先能让描写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形象了,其次还可以让读者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具体到这篇课文,就表现出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揣摩。比如,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让学生体会反问句强调语气的独特魅力。
三、替换法——咀嚼用词悟精准
有时还可以将课文中的某个词用别的词将它换掉,将调换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这种品析句子的方法,我称之为替换法。这种方法虽然是由比较法衍生出来的,但和比较法又略有不同,所以必须单独讲解。例如,教学王安石的《 泊船瓜洲 》这首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词精准,“绿”字的推敲也成了“咬文嚼字”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的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让学生尝试用其它的词来替换“绿”字看是否可以。替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儿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通过替换比较,学生就会发现“绿”字用得多么精准,他们也就能获得美感,积淀语感,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想象法——依托文本再创造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品词析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例如,有位教师是这样教《 清平乐·村居 》这首诗的。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而翁对媪说——“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儿子。”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对翁说——“孩子他爹,你把三个儿子教育得真好,老大那么勤劳,老二也会帮我们分担家务了,老三也不淘气,三个孩子都有出息了,咱们可以安享晚年了。”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满满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doc
- 巧设生物教学导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
- 巧设联想 创意无限.doc
- 巧设课堂导语 快乐学习语文.doc
- 巧识合体字.doc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化的正当性研究.doc
- 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差异性探析.doc
- 平面广告设计的教学发展方向.doc
- 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之初探.doc
- 幼儿保护牙齿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州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pdf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毕业论文)果树采摘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运动学分析.doc VIP
- 【高中语文】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85.pptx VIP
- 雨课堂学堂在线《兵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学堂云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1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docx
- 年产1万吨一氯甲烷的工艺流程设计.doc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全套规章制度.docx VIP
- 木材质量v验收标准.doc
- 直肠癌(外科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