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注解伤的寒论 清晰制作版
傷寒論注釋序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論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鍼經云:
『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十數卷,
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
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
醫錄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
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
淺聞寡見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餘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
陶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開寶中
節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其文理舛錯,未嘗考正,歷代雖藏之書府,亦闕於
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續被其選,
以為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
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複,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請頒行。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秘閣校
理臣林億等,謹上注解傷寒論序。
傷寒論注釋序
夫前聖有作,後必有繼而述之者,則其教乃得著于世矣。醫之道,源自炎
黃,以至神之妙,始興經方,繼而伊尹以元聖之才,撰成湯液,俾黎庶之疾疚,
咸遂蠲除,使萬代之生靈普蒙拯濟。後漢張仲景又廣湯液為傷寒卒病論十數
卷,然後醫方大備,茲先聖後聖,若合符節,至晉太醫令王叔和,以仲景之書,
撰次成叙,得為完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為眾方之祖,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
迄今千有餘年,不墜於地者,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傷寒論十卷,其言精而奧,
其法簡而詳,非寡聞淺見所能賾究,後雖有學者,又各自名家,未見發明,仆
忝醫業。自幼徂老,躭味仲景之書五十餘年矣,雖粗得其門而近升乎堂,然未
入於室,常為之慊然。昨者邂逅聊攝成公,議論該博,術業精通,而有家學注
成傷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內,分析異同,彰明隱奧,調陳脉
理,區別陰陽,使表裏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見,百一十二方之後,通明名號之
由,彰顯藥性之主,十劑輕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見,別氣味之所宜,明補
瀉之所適,又皆引內經,旁牽眾說,方法之辨,莫不允當,實前賢所未言,後
學所未識,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謂慊然者,今悉達其奧矣,親覿其書,
誠難默默,不揆荒蕪,聊序其略。
時甲子中秋日洛陽嚴器之序
傷寒論注釋醫家類提要
臣等謹案傷寒論注釋十卷,附傷寒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傷寒論十卷,
漢張機撰,晉王叔和編,金成無己注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則無己所自撰以發
明機說者也。機,字仲景,南陽人,嘗舉孝廉,建安中,官長沙太守。叔和,
高平人,官太醫令。無己聊攝人生于宋嘉祐治平間,後聊攝地入于金,遂為金
人,至海陵王正隆丙子,年九十餘尚存見,開禧元年,歷陽張孝忠跋,吳勉學
刻此書,題曰宋人,誤也。傷寒論前有宋高保衡、孫奇、林億等校上,序稱開
寶中節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其文理舛錯,未能考正。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
今先校定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複,定有一百一十
三方,今請頒行。又稱自仲景于今八百餘年,惟王叔和能學之云云,而明‧方
有執作傷寒論條辨,則詆叔和所編與無己所注多所改易竄亂,併以序例一篇為
叔和偽托而刪之。國朝喻昌作尚論篇,于叔和編次之舛,序例之繆,及無己所
注,林億等所校之失,攻擊尤詳,皆重為考定,更其錯簡,自謂復長沙之舊本,
其書盛行于世,而王氏成氏之書遂微。然叔和為一代名醫,又去古未遠,其學
當有所受,無己于斯一帙,研究終身,亦必深有所得,似未可槩從屏斥,盡以
為非。夫朱子改大學為一經十傳,分中庸為三十三章,于學者不為無裨,必以
為孔門之舊本如是,則終無確證可凴也 。今大學中庸列朱子之本于學官,亦案
一十三,原本誤作一十二,今改正列鄭元之本于學官,原不偏廢,又烏可以後
人重定此書,遂廢王氏成氏之本乎!無己所作明理論,凡五十篇,論方一卷,
凡二十方,於君臣佐使之義,闡發尤明。嚴器之序,稱無己撰述傷寒,義皆前
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證,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釋戰慄
有內外之診,論煩燥有陰陽之別,譫語鄭聲令虛實之,灼知四逆與厥,使淺深
之類明云云,其推挹甚重。張孝忠跋亦稱無己,此二集自北而南,先以紹熙庚
戌得傷寒論注十卷于醫士王光廷家,後守荊門又于襄陽訪得明理論方四卷,因
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