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本天成 妙手偶“用”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本天成 妙手偶“用”之.doc

“案例”本天成 妙手偶“用”之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提出教学应该要通过教学案例设置两难情境,教师只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激励者,鼓励学生对案例研究和发现进行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升技能。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引入这一教学理念并开始尝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推广,案例教学法日趋完善。目前已是中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教学案例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利用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进行教学的过程。它要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和三维教学目标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合理的教学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知识一起合作进行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力求把学生从思想政治课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精神。因此,这一教学法对促进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学期进行教学的内容是必修4《生活与哲学》,哲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更需要用案例进行教学,从分析案例中让学生领会感悟哲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利用这些案例的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案例”本天成,妙手偶“用”之。关键是怎么用好这些案例。   一、案例妙用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这就牵涉到学习迁移的问题。案例使用得妙就能很好地把教学三维目标通过案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升华情感。进而使之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时,列了这样的式子1+1=1、3+4=1、4+9=1、5+7=1、6+18=1请学生认识,接着提醒学生1+1=1(天)、3+4=1(周)、4+9=1(点)、5+7=1(年)、6+18=1(天),如此学生一下子领悟过来:1昼+1夜=1天、3天+4天=1(周)、4点+9点=1(点)、5月+7月=1(年)、6时+18时=1(天)。于是由此再联系生活学习,学生马上就可以利用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事例了。可见案例利用得妙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探索知识和形成学习技能,促进了由“死学”到“活学”、由“厌学”到“勤学”、由“无意识学”到“有意识学”的转变。   二、案例活用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案例活用就是以生动典型的生活事件为题材,将生活中一些典型的事件真实展现或模拟出来,这样就可以在生动具体案例中、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里还原政治教材的抽象内容,使哲学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拉近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例如,在学习“真理都是具体的”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真理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设计了生活中我自己经历事例:水中找眼镜。   在白水洋戏水时老师的眼镜不小心掉在了一个水潭里,当时客观情况:两个水潭连在一起间隔0.5米左右,其中一大一小,大的在上游,小的在下游,水流比较急(同时进行图示)。   问:正常情况下大家东西掉在水里应该哪里找?老师应该在哪里才能找到眼镜?   学生一听这个生活化的案例,学习兴趣马上上来了,积极地进行分析,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得出:本来正常在落水附近可以找到,但由于水流较急,掉的是眼镜,较轻,而且两个水潭连在一起,因此应该在小水潭中找到。通过这个生活化的案例,学生如临其境,促进对哲理的领悟,使课堂真正回归生活,哲学真正回归生活。   三、案例独用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理论性强,抽象化程度高。因而选取的案例应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案例独用就是选取的案例要具有独特代表性,具有创新性。这样才能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有力的论证,增进学生理解。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哲理,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认识具有反复性”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受到认识主体(人)的限制”。我设计了一个“茶罐”:里面层层包裹,直到剥了5层,最后才显示出来原来里面装的是一个糖果!而不是茶叶!这样一个与众不同,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案例。一下子就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如此,在分析的时候,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成就感,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科兴趣的培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