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偿命”的逻辑悖论与刑法危机.pdfVIP

“欠债偿命”的逻辑悖论与刑法危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欠债偿命”的逻辑悖论与刑法危机.pdf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1卷第2期 OF UNⅣER Science 2lN0.22015 J0uRNALcHONGQINGs]rIY(socialEdition)VoL d前: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2.017 欠债偿命的逻辑悼谂与刑法危机 瑚匕万勤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古老格言早已划定了中国死刑适用范围,然而刑法“重刑主义”的毒瘤使 集资诈骗罪依然保留了死刑规定,如此泛滥的死刑规定导致难以克服的立法与司法的双重逻辑悖论。刑法 作为社会自身的一种存在方式,用之不当会造成新的恶害。因此,对集资诈骗罪过多适用死刑判决将不可 避免地使刑法产生空前危机,尤其是突破了主客观相统一的量刑规则,荡涤了刑法谦抑性,使刑法沦为国家 强制推行其意志的暴力工具。虽然现阶段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尚未成熟,但是通过对行为人剥夺人身自由 和既得利益等措施足以有效地遏制非法集资案件的发生,因而并不妨碍废除集资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关键词:曾成杰案;欠债偿命;集资诈骗;刑法谦抑性;死刑 中图分类号:DF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5)02旬122旬7 一、问题呈现 民间融资出路何在?由于民间资本存在隐蔽性与趋利性特点,成为民间借贷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尤其 中小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生存的夹缝中不得不铤而走险。然而,民间借贷转化为现实后,一旦 资金链发生断裂,往往会演化成一场生命的终结。例如2003年11月,被告人曾成杰和范吉湘在吉首市挂牌 成立“三馆建设工程筹建处”后,即开始在《团结报》、《湘西广播电视报》等媒体上以大量广告虚假宣传“三 馆项目”已由吉首市国土房屋综合开发公司和邵阳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驻吉首开发部联合开发。同时,曾 成杰和范吉湘商议决定,以邵阳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驻吉首开发部为集资主体,依托“三馆项目”,面向社会 公众非法集资。同月15日正式开始以《关于参与“三馆”开发项目的协议书》的形式,以年回报20%为诱饵, 非法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集资。后三馆公司还本付息出现困难,引发了一系列群体事件,造成极为恶劣的社 会影响。法院最终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 虽然曾成杰案随着死刑执行而尘埃落定,但该案折射出中国对民间借贷从严治罪的立场值得反思。特 别是在《刑法修正案(八)》缩减13个罪名死刑的背景下,在金融诈骗罪领域却唯一保留了集资诈骗罪的死 刑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因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无独有偶。有鉴于此,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在世 界废除死刑的立法趋势下,中国应逐步减少死刑罪名,限制死刑的适用,特别是涉及经济犯罪的场合,对行 为人判处死刑确实过于残酷。因此,限制并最终废除经济犯罪死刑规定作为中国死刑改革的“试金石”,反 复检验着中国是否真正落实“少杀、慎杀”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然而囿于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经济犯罪 死刑改革之路尤为艰难。 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对一系列集资诈骗案件适用死刑判决(如吴英案),特别是死刑立即执行的司法 判决(如曾成杰案),将经济犯罪死刑适用标准推向风口浪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此,本文并不纠缠曾成 修回日期:2014一09—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赔偿在死刑执行类别选择中影响量子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13BFX073);司法部课题项目“民间融 资刑法规制的效果评估及立法建议”(12sFB2023);西南政法大学重点课题项目“刑民交叉案件法律规制路径之反思与重构——以 民间借贷为例”(2013xzYJS002) 作者简介:姚万勤(1987一),男,安徽芜湖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犯罪、财产犯罪研究。 万方数据 姚万勤“欠债偿命”的逻辑悖论与刑法危机 123 杰案定性与量刑的是是非非,也不关注死刑执行的程序保障机制,笔者更愿阐释集资诈骗罪保留死刑规定 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保留死刑后大量适用死刑判决会对中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