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0
- 0
- 约5.18千字
- 2016-03-19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年级 高三文科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叶明 审核人 魏志红、金发、肖华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三)农业
【考纲解读】?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情播报】?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高考的重点。?
2.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措施也是高考的关注点。?
【命题预测】?
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是我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以区域图或统计图表的形式来考查农业区的相关知识;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切入点,配以区域图或数据资料等形式考查农业区和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相关知识;根据提供的图标资料,分析某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和发展方向等。
【分析方法】
1、如何分析某种农业的区位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 (丘陵-梯田,立体农业. 山地-林业 高原-畜牧)
市场 市场广阔
交通 交通便利
政策 国家农业政策
科技 科技水平高(生物技术、生产工具)
工业化程度高,机械水平程度
地广人稀 ,商品率高
2.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高考基础知识梳理】
一、主要考查内容: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综合
(10广东卷)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共14分)
资料一:见图12。
资料二:见图13。
资料三:见图14。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和 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1993年, 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2.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3.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
根据2008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⑴ 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我国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是 年,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⑵ 列举⑤处的2个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⑶ 简述①处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⑷ 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看,其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例如生态退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