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构建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pdf
构建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 张明楷 “总的来看,我们的犯罪构成理论,虽然对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所修正,但基本上还
没有突破前苏联的理论模式,因而应当怎样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值得我们
深入思考和研究。” 1 现在,有的学者坚持维护源于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有的学者建议采用
德国、日本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有的学者试图构建既非来源于苏俄、也不同于德日、更有别于
英美、还相异于法国,因而独具中国特色的犯罪论体系。不可否认,各种观点的论证与反驳,有
利于犯罪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但是,倘若不明确一些方法论的问题,论证与反驳就难以发挥
应有的作用,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本文就构建犯罪论体系需要明确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展开讨论。 一、从一元体系到多元体系 与德国、日本等国存在多元的犯罪论体系不同,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只有一元的犯罪论体
系,亦即,将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在四要件
之外讨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犯罪阻却事由(以下简称四要件体系)。 如所周知,建国后法学理论全盘接受苏联法学理论,刑法学直接引进了苏联的犯罪构成体
系。这在当时不可避免,现在也无可厚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刑
法理论体系,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创立新的犯罪论体系,只能是继
续采用建国后曾经采用过的苏联的犯罪论体系。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及此后相当长一
段时间内,刑法学教科书通常由多人集体编写。集体编写教材,虽然可能凝集多人的智慧,但
为了避免教科书的自相矛盾,也会湮没多人的智慧,教科书编写者的独到见解、创新观点基本
上不可能被集体编写的教科书所采纳。于是,集体编写方式成为维护传统理论体系的重要原
因。当然,由于犯罪论体系本身是刑法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导致人们不敢轻易变动传统的体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上(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页85。 1 系。于是,一元的犯罪论体系独存的局面,在很长时间内得以维护。 在国外,并非仅有一种犯罪论体系,相反,几乎总是多元的犯罪论体系并存。 首先,从外形上看,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多数人采取三阶层体系,但也有不
少学者采取四阶层 如(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或者二阶层体系 (如不法与责
任)。例如,在德国,二阶层体系在战后及现在均有很多支持者 E(ngisch、ArthurKaufmann、
Lange、Schaffstein、Otte、Schunemann等); 2 ClausRinck在其DerZweistufigeDeliktsaufbar 2000)一书中,为二阶层犯罪论体系 不(法与责任)提供了详细的根据。 3 此外,即使表面上 (
采取的所谓三阶层体系,其框架也不完全相同,如通行的是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与有责性,
但也有学者采取行为、不法、责任的体系 4 同样,在以前的苏联和当今的俄罗斯,也不是只
有四要件体系。现在,俄罗斯不仅存在不同的三要件说,而且,“由两要件组成犯罪构成的观
点,又存在着具体由哪两个要件组成的不同”;俄罗斯学者也认为:“在刑法理论上没有惟一的
构成,而是存在着构成的很多版本”。 5 其次,在德国、日本,即使同样采取三阶层或四阶层体系,其基本内容也因人而异。①古典
犯罪论体系以经验主义为基础,采取因果行为论,认为构成要件仅限于客观的、记述的要素,在 因果关系上采取纯粹因果律即条件说;主张客观违法性论与形式违法性,只承认法定的违法阻
却事由;采取心理责任论,故意、过失是责任形式,违法性的认识是故意的内容。②新古典犯罪
论体系以新康德主义为基础,采取社会行为论,认为构成要件不仅包括客观的、记述的要素,而
且包括规范的要素与主观的超过要素,在因果关系上采取纯粹因果律即条件说;主张客观的违
法性论,但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采取实质违法性论,承认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采取规范责
任论,但依然认为故意、过失是责任形式。③目的论犯罪论体系采取目的行为论,认为构成要
件既包括客观的、记述的要素,也包括规范的要素、主观的要素,故意成为违法类型的构成要件
要素,在因果关系上采取纯粹因果律即条件说;采取实质违法性论,承认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 由;采取规范责任论,主张违法性的认识是责任的内容 责(任说),过失犯的客观的注意义务属 于构成要件,缺乏注意的非难可能性是责任内容。④新古典与目的论相结合的犯罪论体系采
取社会行为论,认为故意既是构成要件要素,也是责任要素;其他方面与目的论犯罪体系基本
相同。⑤ 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的基础是新康德主义与新黑格尔主义;采取人格行为论,认为故
意是违法类型的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