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诱变米曲霉曲及发酵工艺的试验研究.pdf

离子诱变米曲霉曲及发酵工艺的试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诱变米曲霉曲及发酵工艺的试验研究

摘 要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酱油生产菌种是米曲霉沪酿3042。它具有酶系丰富, 生长快,产孢子量大,不产毒素等特点。但是该菌种产生的糖化酶、纤维素酶、 果胶酶、谷氨酰胺酶的活力不能满足目前酿造优质酱油生产的要求,导致原料 中各种成分如淀粉、纤维素类物质等不能被有效的利用,造成产品的有效成分 偏低,风味不足,且影响了发酵工艺进程。蛋白酶也主要以中性蛋白酶和碱性 蛋白酶为主,不利于酱醪的发酵。发酵过程中随着酱醪pH值的下降,中性和碱 性蛋白酶活力逐渐下降。而酸性蛋白酶活力又过低,最终导致生产周期延长、 原料全氮利用率下降,酱油鲜味不足等缺陷。本试验室采用离子注入法诱变米 曲霉,经选育得到蛋白酶、糖化酶以及纤维素酶活力均有提高的AlOO一8,该 菌株偏酸性蛋白酶相对于出发菌株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工艺试验研究,弄清诱变后的菌种对成大曲和酱醪质量影响的规律, 对制曲和发酵两个重要工艺环节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通过单因 素试验和试验优化设计的方法,对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的两个主要工艺步骤一 一制曲与发酵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为: (1)对酱油生产的种曲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考察了加水量、培 养时间、无机盐添加量为试验因素对种曲孢子数的影响规律。 (2)对种曲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 得出了种曲工艺的最优工艺条件。 (3)对酱油生产的大曲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考察了种曲添加量、 蒸料温度、PH值和培养温度为试验因素对蛋白酶活的影响规律。 (4)对制曲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 得出了制曲工艺的最优工艺条件。 (5)对酱油生产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考察了食盐水浓度、 盐水原料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问为试验因素对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规律。 (6)对发酵工艺进行斧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 得出了发酵工艺的最优工艺条件。 结论:通过对酱油各个理化指标的分析,验证了优化后工艺对酱油质量的 提高有积极作用,提高了酱油的口感和风味。风味的影响。 关键词:米曲霉:离子注入;工艺;制曲:发酵 ABSTRACT the used to sauce soy is彳5pP,‘苫f,7“s CurrentlycommonIygermproduce 3042.Ithas and has t0 D,:yz口P highenzymeyield growsquick.Itgreatcapacity doesn‘t toxin.Butits of producespores,andproduce enzymeVitality thanneed.Inthis and aremuchIess case, cellullase, glutaminase pectinase, suchas and 3042c孤not rawmaterial amylum 彳印e,g订地so秒z口P degrade of cellulosematerial andthisreducesthevalid andtaste eff-ectively conlposition the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