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9110kV电缆故障修复方法的研究
110kV电缆故障修复方法的研究
赵森 王伟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430074)
摘 要 本文叙述了一个变电所进线110kV电缆试验中,电缆接头击穿事故而进行的新电缆接头设计和修复工作。同时由于事故的特殊性,使得本次修复工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为我们今后处理同样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和积累了经验。
关键字 电场 电缆 接头 击穿
1 前言
名称 结构尺寸 导线直径 22.4mm 连接管直径 35mm 绝缘直径 60mm 2 事故分析及理论计算
2.1 故障分析
图1 预制应力锥击穿位置
同时,我们也观察了包绕在预制应力锥外的半导体带,铜编织网,绝缘带,没有发现异常物体。如图2。图3。在这些物体的外层就是防水接地铜壳体了,而且击穿的部位位于壳体的短段内,距离壳体的对接口有大约150mm,这也排除了封铅瘤对它的影响。
图2 包绕在预制应力锥上的半导体带层
图3 最外层的绝缘带层
图4 右侧铜壳体
图5 左侧铜壳体
进一步解剖我们可以看到,击穿点正好在电缆接头的屏蔽罩上从左侧计算65mm的位置,如图6。同时没有发现在该处有异常物体,各种包带都在正常位置,而且击穿位置在屏蔽罩的正半圆上。
图6 在屏蔽罩上的击穿点位置
图7 在应力锥内击穿位置
图8 击穿和屏蔽罩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观察了电缆绝缘的情况如图9,图19所示一切良好,半导体界限清晰,而且如图6所示屏蔽罩也在正常位置。位于左侧
图9 右侧电缆情况
图10 左侧电缆情况
电缆绝缘上的半导体是由于解剖时工作人员对此处的污染。
2.2 修复接头的理论计算
A.绝缘的确定:
系统最高电压Uom =73kV
电缆终端外绝缘干闪电压Up 295kV
电缆终端外绝缘湿闪电压U 215kV
空气放电起始电场强度Er 2.1kV/mm
空气放电起始电场强度Er的修正系数f 0.8
电缆接头的最大工作场强低于电缆本体,一般取为电缆本体的60%~70%,考虑到项目中的电缆接头是现场绕包完成,人为因素较多。根据我们在济南等地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接头中的最大电场强度设计为电缆本体的40%为宜。即:
4
rc 导体半径 11.2mm
r1 绕包半导体后接管半径 22mm
R’ 电缆绝缘半径 60mm
R 增绕绝缘半径
代入参数,求得增绕绝缘半径R=77mm。所以增绕绝缘厚度d=55mm。
B.应力锥长度:
根据理论公式应力锥长度为:
Lk==110mm
理论计算的应力锥为一条曲线,在实际施工时很难实现,为此将该曲线用两条直线代替,根据经验取两条直线转折处k=0.32,计算转折出半径rn=kd+R’=47.6mm。根据理论推导出的两条直线应力锥总长为:
=×=167.54mm
C.反应力锥长度:Lkf = ,其中Es=80% Er=1.44kV/mm。代入参数计算为Lkf=137.51mm。
D.应力锥之间距:根据经验一般应力锥和反应力锥之间距取h=40mm。
E.接头总长度:822mm,这是接头的最小值,实际安装时应力锥应大于上述计算值。
理论计算接头结构尺寸图:
2.3 确定接头各参数
我们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双层绝缘结构来加强,以满足使用要求,所采用的两种带材具有如下性能。
三元已丙橡胶带的击穿强度为30kV/mm。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且互相黏结形成一体将下层的绝缘体紧紧包袱在电缆绝缘上。从而保证整个绝缘结构的完整。
聚四氟乙烯的击穿强度为60kV/mm。聚四氟乙烯加上硅油后,原有的固体绝缘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不可恢复性绝缘转化为可恢复性绝缘结构,使结构的设计场强增加,从原来的小于2.1kV/mm增加到3.2kV/mm(电缆本体的最大工作场强5.36kV/mm)。由于小截面电缆的电场分布不均匀性,因此第一层增绕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厚度应较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将这层绝缘厚度控制在18mm,即为电缆绝缘厚度。第二层在此基础上增绕到77mm。
应力锥是接头的关键,且是电场最高的地方,为了保证接头的安全运行,更好的改善电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将应力锥加长到185mm。这样电缆接头的长度将达到906mm。
2.4 修复工艺
A.剥除故障电缆接头外层防水层。
B.剥除铜壳体,注意不要将化铅时间延续过长,以免温度过高损伤电缆绝缘。
C.慢慢剥除应力锥外的各种绕包层,如果证明电缆接头击穿不是沿面,不要损伤电缆绝缘,该处的电缆绝缘还可以使用。
D.用刀切除已被击穿的应力锥,注意不要将导电颗粒沫在电缆绝缘上。用清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第4单元(课课练5课时)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解析.pdf VIP
-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doc
-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docx VIP
-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用电解质溶液及黑色涂层的制备方法.pdf VIP
- 招贴海报设计教案.doc VIP
-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pptx
- 江苏-J10687-2006(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完整版.doc
- 前台绩效考核表(绩效考核+前台接待).pdf VIP
- NY-T 1935-2010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