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云岭 wangyl@ 第七讲 殡葬文化 ——人类肉体的归宿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 (一)殡葬之由来 1、殡葬的词源学解释与文献记载 “葬”的会意解释 “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周易·系辞传》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纳蛄嘬之。” ——《孟子·滕文公上》 ‘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祟(高)四尺。” ——《礼记·檀弓上》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续) 2、灵魂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灵魂定义 灵魂是不可捉摸的虚幻的人的影像,按其本质来说虚无得像蒸汽、薄雾或阴影;它是那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它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者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意识和意志;它能够离开肉体并从一个地方迅速地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大部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它同样也显示物质力量,尤其看起来好象醒着的或睡着的人,一个离开肉体但跟肉体相似的幽灵;它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它能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体内甚至物体内,支配它们,影响它们。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续) 人类学家弗雷泽的灵魂解释 正如未开化的人在解释无生命的自然过程时认为是活人在自然现象之中或背后操作一样,他们也这样理解生命现象本身。在他看来,一个动物活着并且行动,也是因为人体里面有一个小人或小动物使得他行动,这个动物体内的小动物,人体内的小人,就是灵魂。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续) 中国人的鬼魂观念 “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 ——《礼记·檀弓下》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 古人深信:人死后的鬼魂就在自己的周围游荡,注视着他们,并参予乃至操纵他们的生活。而人却看不见鬼魂,这增加了人们对鬼魂的恐惧感。为了祈求鬼魂不要降灾,同时为了求得祖先的鬼魂的庇佑,有时是为了驱赶一些有害的鬼魂,人们逐步创立了一整套与鬼神交往的活动形式,诸如祖先祟拜、祭礼、驱鬼等,殡葬也是其中之一(鬼神交往术)。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续) (二)儒家的孝道 何谓孝:概括来说,孝是一个人处理与父母关系时的行为准则,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爱。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续) 在另外一个人问孝时,孔子提到了殡葬的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因此,就儒家的观念来说,殡葬乃是对死者的礼遇,是孝的体现。 一、孝道与慎终追远(续) (三)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古人对慎终追远的理解 南怀瑾先生的解释 二、殡葬文化 对文化的理解: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的定义: “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它能力及习惯。”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社会学卷:“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二、殡葬文化(续) 对殡葬文化的理解: 殡葬文化指人类在处理死亡事件的殡葬活动中所产生的观念、实物和操作活动的总和。在殡葬活动中产生的观念包括人们对待死者的态度(事死如事生、孝道)、对丧葬礼仪的看法、对灵魂的观点等。实物包括殡葬活动中所用的各种器具、坟墓等。操作是指殡葬活动如何进行。其中,观念居于核心地位。 二、殡葬文化(续) (一)我国古代殡葬文化 1、事死如事生。 儒家以孝治天下: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我国古代的殡葬文化,几乎无不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特征 二、殡葬文化(续) 2、远鬼神而重丧祭。 《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人力资源配置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选择详解.ppt
- 第六章人员分析详解.ppt
- 第三章+企业组织详解.ppt
- 第六章融资方式及融资成本详解.ppt
- 第三章+消费税会计详解.ppt
- 第三章+消费税详解.ppt
- NC全面预算与资金管理解决方案详解.ppt
- 第六章润滑油的使用要求详解.ppt
- 第三章CIS设计概念详解.ppt
- NC全面预算管理详解.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