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6期 青海社会科学 2009年11月
SociMSciences
No.6,2009 Qinghai November,2009
民俗融合与元代宗教戏剧的世俗化
戴 峰
【摘要】元代的宗教文化颇为发达,三教融合和不断的世俗化是其主要特征。民俗文化亦呈现出融
合和新变的特点,二者共同决定了元代宗教戏剧的世俗品格。这些戏曲中的宗教人物,其思想和举止均具
有鲜明的世俗化色彩。宗教、民俗、戏曲三者之间存在着交融互动的特点,戏曲一头牵连着宗教,从那里获
取题材和灵感;一头又牵连着民俗,表现出浓烈的世俗情味。
【关键词】元杂剧;宗教;世俗化;民俗;融合
【中圈分类号】L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9)06—0090—05
元代是一个诸教并兴、宗教文化颇为发达的朝代,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大交流和大融合的时代,而
古典戏曲也在此阶段走向繁荣,在朱权《太和正音谱》所划分的“杂剧十二科”中,“神仙道化”和“神
头鬼面(即神佛杂剧)”。1
o两类戏曲均与宗教文化和信仰习俗相涉,它们生动地体现了宗教与文学的
深刻联系。按照一般的理解,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以对彼岸世界的膜拜而否定现实生活的,而且宗教
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偏向于义理的探讨,故不免给人以“空”、“玄”和超世的印象;但是,在元代的这些
宗教戏剧之中,尽管许多作品以宗教文化为背景,却在总体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宗教思想
的不纯粹、宗教形象的不庄严,是一个显在的特征。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我们如果从民俗文化的
融合性角度来思考,或许能够得到较为圆满的解释。
白寿彝先生指出:“从民族发展上看,宋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23在这一大
的背景下,各种宗教文化之间,以及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新变是在所难免的。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广泛牵连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的产生与流行,最根本的原因
在于它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生死祸福等问题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并由此形成种种世界观、人生观和
审美观。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宗教的发展一般沿着精微与适俗两种路线前进,它不仅对文化修养较高
的贵族和I二层文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渗透于民俗文化的诸多领域,形成许多具有宗教意味的民
俗事象,对中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不仅那些民间的宗教祭祀活动及其衍生
的文化形态直接就是宗教民俗,而且其他民间生活,包括经济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人际来往中,
无一不打着宗教的烙印,使得宗教性成为民俗文化一个普遍性的因素。”pj
元代宗教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诸教并行。虽然个别皇帝会有较明显的宗教偏好,但并
不以偏废全。元代的外来宗教较多,但都能够在一个比较开放、宽容的文化环境内共存。二是各宗教
问加快了彼此融合的步伐,并携手走向民间,世俗化的色彩越来越浓。所谓三教融合,就主要表现为
宗教伦理的儒学化和世俗化。
宋代的宗教主要是佛、道二教,佛教以禅宗和天台宗为主,道教以正一教为领袖,别宗异派比较
少。而金元时期,宗教种类和门派则大为增加,在佛教方面,增加了藏传佛教;在道教方面,在江南正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民俗文化与宋元戏曲研究》(08Jc751012)阶段性成果。
万方数据
一教之外,还涌现了太一道、大道教和全真教等宗派。此外,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传人和
流行。另外,民间宗教白莲教也在很长~段时间内得到官方的承认而有所发展。
在元代,统治者对于宗教的态度,秉承了草原民族质朴无华、讲求实利的特点,只要能够保佑自己
降福免灾,有利于政治,各种宗教均予奉行,因此造就了开放多元的宗教景观。据《马可波罗游记》记
载,元世祖忽必烈曾说:“人类各阶级敬仰和崇拜四个大先知。基督教徒,把耶酥作为他们的神;撒拉
逊人,把穆罕默德看成他们的神;犹太人,把摩西当成他们的神;而佛教徒,则把释迎牟尼当作他们的
偶像中最为杰出的神来崇拜。我对四大先知都表示敬仰,恳求他们中间真正在天上的一个尊者给我
帮助。”[43显然,这里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榆林市榆阳区煤矿疏干水排放利用探析.pdf
- 模拟增温和降水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pdf
- 模拟输配水系统中化合氯衰减模型研究.pdf
- 模拟酸雨对街道灰尘重金属淋溶的累积释放特征与释放模型.pdf
- 模糊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初析.pdf
- 横流闭式冷却塔的微分方程及其解法(上).pdf
- 欧共体特定海关事项案述评.pdf
-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宗教精神复兴.pdf
- 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解读.pdf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三七皂苷成分超声提取工艺.pdf
-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基于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pdf
- 民族乡民生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大连市为例.pdf
- 民族关系评估与监测——预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pdf
- 民族分层何以影响民族关系--转型期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pdf
- 民族区域自治之大众传媒政策研究.pdf
- 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pdf
- 民族团结教育与乡土教材开发.pdf
- 民族团结的法理自由主义的逻辑、条件与限度——以加拿大魁北克分离意见书及其分离权为例.pdf
-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世纪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pdf
-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二重性分析——湖北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与转移调研报告(Ⅰ).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