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大题 (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与膜整合蛋白形成的有关的序列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与膜整合蛋白合成有关的序列有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信号肽与SRP结合,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核糖体翻译停止,终止信号肽的SRP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形成SRP受体—SRP—核糖体复合物,使SRP释放,信号肽就与易位子通道蛋白的特殊部位结合,开启肽链的合成。当终止信号序列出现时,信号肽酶就切除信号肽,翻译停止。 13、结合Gc(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 高尔基复合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囊泡重叠堆积而成的膜性网状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明显的极性。由于这种极性,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被分为三个部分,即顺面高尔基网、中间高尔基网和反面高尔基网。高尔基复合体的顺面高尔基网接受来自内质网的芽生小泡,小泡内未成熟的蛋白质在高尔基复合体的三层结构中,在特异性酶的作用下,进行O—连接的糖基化和N—连接的寡糖糖蛋白的进一步加工、肽链的增加与水解,并加上分选信号,在反面内质网上有分选信号的受体,二者结合,最后形成不同的小泡而运输到不同部位。 15、请描绘出细胞运输蛋白质的‘路线图’,并结合路线图说明运输所采用的方式。 ⑴核糖体(细胞基质中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①细胞核(门控运输)②线粒体(穿膜运输)③过氧化氢体(穿膜运输)④细胞基质中的蛋白质(违约或欠缺途径) ⑵核糖体(核糖体合成起始转移序列(穿膜运输附着至内质网(运输小泡包裹蛋白质(高尔基复合体(膜泡运输)?小泡①溶酶体膜泡运输 ②膜整合蛋白膜泡运输③分泌蛋白膜泡运输 ④返回内质网) 运输方式:①门控运输:进出细胞核内外蛋白质的运输。②膜泡运输:Gc介导的蛋白质的运输方式。③穿膜运输:细胞基质中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或多肽进入线粒体、过氧化氢体和内质网的过程。 35、细胞周期过程中检控点主要有几个,其分别是在那个时期?检控什么? 有4个,即:R点、DNA损伤检查点、DNA复制检查点、纺锤体组装检查点。①R点在G1期,检控细胞外环境是否适宜、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是G1期细胞是否顺利进入S期的关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生长因子的存在是细胞越过R点的必要条件;②DNA损伤检查点在G1期,检验DNA 是否损伤,可在DNA损伤时阻止复制的启动或终止复制;③DNA复制检查点持续作用于S期、M期,检控DNA是否复制完整、是否被多次复制;④纺锤体组装检查点在M期的中、后期,检控纺锤体组装是否完成、纺锤丝是否与染色体着丝粒相连。 36、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周期驱动的因子主要包括哪些?其作用如何? ①cyclin:已知30余种,(在脊椎动物中为A1-2、B1-3 、C、 D1-3、E1-2、F、G、H等)激活CDK,引导CDK作用于不同底物;②E2F:转录因子,引发G1/S转换;③Myc: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周期;④Cdc25:脱磷酸化激活Cdk1和Cdk2;⑤Cdk1~6:磷酸化激活各期蛋白;⑥SCF:泛素化降解G1期和S期靶蛋白;⑦APC:泛素化降解G1期和M期靶蛋白;⑧Cdc20:在后期激活APC:⑨Cdh1:在末期和G1期激活APC。 39.细胞凋亡的途经主要有几条?作用过程怎样? 有2条。①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由细胞膜上的死亡受体(DR)介导,将外源性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引发的细胞凋亡; ②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细胞应激反应或凋亡信号能引起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作为凋亡诱导因子,细胞色素c能与Apaf-1、caspase-9前体、ATP/dATP形成凋亡体,然后召集并激活caspase-3,进而引发caspases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凋亡。 1、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都成不对称性分布,并且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生物膜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分布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使膜两侧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的外侧,如许多激素受体作为接受细胞外信号的结构,处于靶细胞质膜外侧;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的内侧,如Na-K-ATP则在细胞内产生,所以该酶的ATP结合位点在膜的内侧面。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生物膜的各种功能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适度的流动性对膜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如物质的运输。 2、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溶质转运方向 低→高 高→低 载体 需要 单纯扩散 异化扩散 无 载体为中介 通道为载体 有 无 能量 原发性 继发性 不耗能 ATP 另一物质的浓度势能 意义:生物膜的这种运输方式,能使物质选择性的通过细胞膜,维持了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和膜电位,保证了膜内外渗透压平衡。而且,有利于对细胞所需溶质的获取和代谢废物的排出,使细胞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