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织一绪论精要.ppt
9.收缩率:指针织物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尺 寸的变化。 10.断裂伸长率:试样断裂时的伸长量与试样原 长之比。 ε%=(L1-L0)/L0 断裂强力:针织物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下,至 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11.勾丝:针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碰到坚硬的物体, 织物中的纤维或纱线就被勾出,在织物表面 形成丝环。 12.起毛起球:针织物在穿着洗涤过程中,受到摩擦, 表面纤维端露出织物而起毛。若这些起 毛纤维在以后不会及时脱落。就互相纠 缠在一起,形成许多球形小粒。 第三节 针织机的一般结构和机号 一、 针织机的分类与一般结构 1.分类 按工艺类别分 纬编机 经编机 按针床数 单针床针织机 双针床针织机 按针床形式 平型针织机 圆型针织机 按用针类型分 钩针(bearded needle, spring needle)机 舌针(latch needle)机 复合针(compound needle) 针 织 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针织、线圈和针织物的概念 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 针织机的一般结构与机号 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 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节 针织及其发展 一、针织及其特点 1. 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机织 针织 非织造 纬编——将纱线沿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 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的工艺过程。 纬 编 经 编 2. 针织特点: 工艺流程短; 生产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 噪音小,劳动强度低; 具有可成型性。 二、针织发展史 手工编织 针织工业 1589年 英国 威廉.李发明第一台手摇袜机; 1758年 英国 J.斯特拉特制成手工针织罗纹机; 1775年 英国 J·克雷恩发明经编机; 1816年 法国 M.I.布吕内尔制成圆形针织机; 1896年 中国第一家针织内衣厂成立 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针织工业大发展。 三、针织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现状 与机织非织造布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水平显著提高; 针织品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衣着用织物:内外衣、围巾、袜子、手套、蚊帐、 毛巾等 装饰用织物:窗帘、帷幔、床罩、台布、沙发布、 地毯等 产业用织物:车用内装饰、帘子布、农用、篷盖布、土工布 、医用、航天航空等 我国针织工业的现状 针织品生产企业在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 针织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占95% 企业结构:国有为12.3%,三资为23.1%,其他64.6%; 原料和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针织工业主要省市(占全国工业总产值89.60%) 浙江:24.32% 广东:22.55% 江苏:19.17% 山东:9.50% 上海:8.39% 福建:5.67% 我国针织生产基地 山东即墨——中国针织名城 浙江海宁——中国经编名城 浙江绍兴杨汛镇——中国经编名镇 浙江诸暨大唐镇——中国袜子名镇 广东佛山张槎镇——中国针织名镇 浙江象山县——中国针织名城 福建晋江市深沪镇——中国内衣名镇 广东汕头谷饶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 2.针织工业发展趋势 新原料的应用 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提高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提高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 化纤产品仿真化 运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化纤,配以适当的组织结构和后整理使产品向仿真、功能和舒适型方向发展。 天然纤维向更高档次方面发展 双丝双烧棉针织品、仿羊绒超柔软棉针织品、高弹真丝针织品、仿麻凉爽羊毛内衣、棉型真丝针织品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衣着用 装饰用 产业用 中国2000年 67 20 13 中国2005年 64 21 15 品种 服装 产业(不含轮胎) 室内装饰 其他 比例 36 35 17 12 欧盟国家纺织行业纤维消费比例 欧盟各种针织产业用布的纤维消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