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研究性化疗 研究性化疗:指探索性的新药或新化疗方案的临床试验。 第五节 肿瘤内科治疗水平 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滋养叶细胞肿瘤 、何杰金氏病、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Burkitt淋巴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 可延长生存时间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细胞肺癌、 胃癌、 骨肉瘤 姑息治疗 乳腺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多发性骨髓瘤 第六节 化疗疗效评价标准 可测量的病变 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 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维持4周以上 有效率:CR+PR 稳定(S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以上,但50%,无新病灶出现,维持四周以上。 病变进展(P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几个相关概念 1.剂量强度:每周药物按体表面积每平方米的剂量(mg/m2.wk),而不计较给药途径。相对剂量强度是和标准剂量之比。 2.化疗周期:指一次化疗药物治疗开始的日期到下一次的化疗开始的一段时间。周期长短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细胞增殖动力学特点来确定。 3.多药耐药性:指癌细胞接触一种抗癌药物后,产生对多种结构上迥然不同、作用原理各异的其他抗癌药物的抗药性。 4.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负荷情况来具体确定化疗剂量与化疗周期长短。 5.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合理的、有计划的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第七节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紫杉醇 泰索帝 长春瑞宾 长春地辛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 顺铂 氮芥 环磷酰胺 阿霉素 腹泻 阿糖胞苷 开普拓 氮杂胞苷 氨甲蝶呤 便秘 长春花碱 长春新碱 长春地辛 长春瑞宾 泌尿系毒性 肾毒性 顺铂 卡铂 异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 出血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神经毒性 周围神经毒性 长春新碱 长春地辛 足叶乙甙 中枢神经毒性 异环磷酰胺 5-氟脲嘧啶 氨甲蝶呤 肝毒性 氨甲蝶呤 紫杉醇 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 心脏毒性 阿霉素 表阿霉素 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肺毒性 博莱霉素 平阳霉素 亚硝脲类(大剂量) 其他不良反应 脱发 阿霉素 柔红霉素 卡铂 紫杉醇 局部组织坏死 阿霉素 长春花碱 足叶乙甙 过敏反应 紫杉醇 泰索帝 足叶乙甙 鬼臼噻吩甙 发热 博来霉素 平阳霉素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血栓性静脉炎 长春瑞宾 丝裂霉素 鬼臼噻吩甙 听力减退 顺铂 卡铂 第八节 提高内科治疗效果的策略 寻找新作用机制的新药 发展已知药物高效低毒的衍生物 克服耐药基因 增高剂量强度 针对新的靶点 改进给药途径 通过生物反应调节剂重建病人的免疫功能 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正常的骨髓功能 基因治疗 化疗增敏剂 * * 肿瘤的化学治疗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寇小格 肿瘤化学治疗发展简史 抗肿瘤药物 化疗适应证 化疗的目的和形式 肿瘤内科治疗水平 化疗疗效评价标准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一节 肿瘤化学治疗发展简史 1946年氮芥用于治疗淋巴瘤即烷化剂的临床应用为开端 1948年甲氨蝶呤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 1955年长春花碱类药物用于临床,开创了植物类药物 1956年放线菌素D用于治疗绒癌和肾母细胞瘤 1957年人工合成了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直至目前仍为临床常用抗癌药 1971年顺铂用于临床对多种肿瘤取得了较好疗效 70年代从植物中提取并半合成的去甲长春花碱和紫杉醇在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出疗效 80年代后期5-HT3拮抗剂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解决了临床困扰医生的化疗不良反应问题 四个里程碑 40年代:氮芥应用于治疗淋巴瘤 50年代: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的人工合成 70年代:顺铂与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90年代:开普拓与紫杉醇等新药的开发应用 肿瘤内科治疗虽然只有60多年的历史,半个世纪来却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在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姑息治疗手段,而是从姑息向根治过渡,其特点在于可控制或消除对肿瘤病人的威胁最大的转移病灶。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 肿瘤治疗的最主要基础科学是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读.doc
- 2013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选修3)解读.ppt
- 2013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3-1体内受和早期胚胎发育(选修3)解读.ppt
- 2013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选修3)解读.ppt
- 2013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考点38-39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解读.ppt
- 2013年高中政治4-12-1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新人教版必修4)解读.ppt
- 2013年工行年报中间业务与其他业务分许-副本解读.ppt
- 2013年广东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六遗传的细胞基础解读.ppt
- 2013年行李员复习题解读.doc
- 2013年合肥三中高三考前英语讲座解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