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继发性再障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护理措施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2、雄激素:①常见不良反应有男性化作用及肝功能损害等。 ②丙酸睾酮为油剂,须深部缓慢分层肌内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热敷。 ③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 ④告知患者及家属,雄激素出现的女性男性化、男性不育等在停药后可恢复。 观察病人情绪反应及行为表现,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认真而坦诚的回答病人的询问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病人认识到心境平和、精神乐观,有助于病情的好转。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适应外界的能力。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介绍社会对血液病人的关心和理解,争取家庭、亲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以减少孤独感,增强康复的信心。 (四) 健 康 指 导 【护理评价】 1、赵女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年,其贫血的特点 A.全血细胞减少 B.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C.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 D.血小板减少并有形态异常 E.末梢血中有大量原始和幼稚白细胞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为 A.造血原料缺乏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急性失血 D.严重感染 E.红细胞破坏 3、某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活动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平卧位 B.吸氧 C.头部置冰帽 D.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E.头部略低,保证脑供氧 患者,女性,34岁。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计数2.5 * 1 09/L,血小板计数20*109/L,无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4、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慢性失血 E.急性白血病 5、该病人贫血程度较重,给予丙酸睾酮治疗,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该药吸收快,需要深部肌内注射 B.如用药1个月见效,即可停药 C.该药不良反应较少,用量可以适当加大 D.长期用药,肝功能不受损害 E.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注射处发生肿块 * * LILIMIN 李玲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概念、身体状况、 用药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辅助检查意义、 治疗要点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重型再障与非重型再 障的表现特点,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简称再障,是因多种原因使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类贫血。 概 念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 2 3 4 5 药物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病毒感染 其他因素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 是否用过对骨髓有明显抑制的药物,详细了解病人的职业和工作环境,是否有苯、杀虫剂或电离辐射接触史,有无反复的病毒感染史。 二、身体状况 重型再障:起病急进展快,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反复感染不易控制,高热畏寒,重者败血症;贫血进行性加重。 非重型再障:起病慢进展缓,以进行性贫血为主,出血和感染较轻, 项 目 重型再障 非重型再障 起病 急、重 缓,病程长 出血、感染 重,主要表现 轻 贫血 轻 重,主要表现 病程、预后 短,预后差 长、预后较好 三、心理-社会状况 重型再障病人因病情重、疗效差常有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因形体变化而自卑或烦恼,因治疗经费大而忧虑,对治疗失去信心。 四、辅助检查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 骨髓象- 重型骨髓增生低下,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分类值增加;慢性型骨髓增生不良,三系不同程度降低。 五.治疗要点 重型再障目前治疗方法有三种: ①应用免疫抑制剂; ②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合用; ③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重型再障首选雄激素,常用丙酸睾酮, 肌内注射,也可口服安雄、康力龙或达那唑。 判断疗效指标: 网织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升高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粒细胞减少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红细胞减少致组织缺氧有关 与治疗难度大、反复住院 及经济负担过重有关 焦虑、恐惧 病人活动耐力增强,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