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结构桥梁 简述 设计决定着木桥的承重量,这里蕴含着物理的力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它是一个设计师智慧的结晶。桥的设计越科学合理,压的重量越多,反之,压重就比较小,这里当然包含制作工艺的因素。根据现行的比赛规则,制作好的木桥和胶水的总质量小于等于22g,比赛比的是承重量,承重量大着为优,相同承重量的情况下看桥的质量,质量小的为优。 套材中木条是有差别的,他们处在木料的不同位置,质地、光泽度、硬度是有差别的 ,我们要选择质地坚硬光泽度好的两根作为梁,这很重要。 在制作时尽量将长的部件先截下来,余下的作为短的部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套材,不至于剩下许多短的木条,而截不出长的作为桥的部件。 在粘贴的时候,我们要对木条表面进行打磨,让木条表面光滑一些,尽可能让粘贴的部位接触面大一点,能用夹子夹的用夹子夹好再点胶水,这样粘贴的效果比较好牢固,这样的处理也是符合物理学原理的。 原则 我们在设计桥时,要统筹好桥的质量和承重这两个量的关系,既要使桥的承重量比较大又要使桥的质量比较小。在设计桥梁时,我们可以考虑让桥是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可以含有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结构,从物理力学的角度讲上述结构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结构。 制作 首先要设计一个桥的草图,根据草图测算所需要木条的长度,要使草图所需的木条长度和小于套材中木条的总长度,不是越小越好,太小说明你的设计不合理。要使二者比较接近,因为最终比的是桥的承重量,承重量当然和桥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 在制作前,制作者需要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和各个段木条的长度做好精密的计算。 ?? 在制作时,时间是有限制的,需要考虑时间的合理分配时有一些小技巧,多准备一点夹子,就不需要等夹子使用。 ?尺寸量取之后,可用铅笔做标记 ? 在制作过程中,用502胶水时需要自己把握加的量和方法。制作者将两根木条做沾和时,将木条一端沾好,另一端适度向下倾斜,这样节省时间,涂料均匀,不易将502胶水涂到手上。 制作者在制作时,对用502胶水的地方一定要迅速用夹子夹上,凝固过程需要4分钟左右,这个制作当天与天气情况相关。 参考模型 梯形设计 检查 样品制作好以后,要将多余的胶水打磨掉,当然需要补胶水来加固的地方也要补胶水,进行一些细节的处理。进行这一系列工序之后,要称一下桥的质量是不是小于22g,过大或者过小都说明桥的设计有问题。如果过重,可以剪掉一些不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比如一些多余的毛刺)如果过小,可以对薄弱的地方加木条以加固。 “木结构桥梁”模型承重计分赛 竞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现场制作限在3小时内完成。模型制作开始后发现缺少零件者,必须在 10 分钟内举手报告裁判,过时不予受理。 (二)制作竞赛所用工具由参赛者自带,所用模型套材由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者不得私自夹带模型套材、零件或半成品入场,不得采用套材以外的其它材料,违反者取消参赛资格。 (三)在现场制作过程中,参赛者必须独立完成制作任务,不得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违反者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则取消比赛资格。 (四)参赛者必须自带刻划用垫板,防止对竞赛用桌椅造成损坏。决赛现场裁判员对桌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运动员方可离开制作场地。 (五)参赛者必须在作品旁附一份解释该桥梁承重方面的力学设计构思。 静压承重具体细则 (一)指定材料为松木条,规格:2.5mm×2.5mm×550mm, 材料数量:12 根。 (二)制作完成的模型重量不得超过 22g,须能使 80mm× 80mm 的承重台(图 1)平稳放置其中心处(公差±5mm;(图 2);无法放置者,竞赛成绩计为零。承重测试距离:400mm。(图 3) (三)承重测试使用的支架(课桌)、测试装置(包括承重台、挂钩、电子秤、承重容器等)、承重物,均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四)承重测试赛前,裁判员对模型进行称重等检测和记录,大于规定重量 22g 的取消参赛资格。 (五)参赛者入场并将桥梁按照图 3 要求放置完后举手示意,裁判员开始计时,参赛者在 3 分钟内向承重容器内加入沙子增加桥梁的承重重量,3 分钟内若桥梁出现断裂,以该参赛者最后一次成功加沙后的电子秤的显示成绩作为其最终成绩;若桥梁未出现断裂,则以 3 分钟结束时电子秤的显示成绩作为其最终成绩。 (六)参赛者不得使木条有任何形式的平行重叠粘接,两根木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得小于 10mm。 (七)参赛者可以对木条进行弯曲处理,但不得使用明火、化学方法等危险方式进行处理。 (八)承重测试最大承重量上限定为:40kg。 (九)参赛者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 (十)运动员完成添加承重物后须脱离承重模型和测试装置并举手示意,裁判员开始 3秒钟计时,3 秒时间内,模型未发生严重型变,该次承重量计入成绩;不足 3 秒模型即发生严重型变甚至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层社会管理法律法规问题讲稿.doc
- 对武汉发展基于轨道交通停车换乘的研究与建议.doc
- 基础广告学广告学导论第九章.ppt
- 盾构机构造及工作原理2008-8-16.doc
- 基础培训一__战略品牌管理的基础知识(03版).ppt
- 多彩的消费-2.ppt
- 基础心理学4:记忆.ppt
- 基金会管理课件.ppt
- 基因在染色体上复习.ppt
- 多层住宅建筑调研.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