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临床心电学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 床 心 电 学 定义 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首先发生电激动,通过人体中的神经、骨骼、肌肉、体液传递至身体各个部位,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了不同的电位差。用特殊仪器(心电图机)把这种电位差记录下来所形成的曲线,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心电学。 回 顾 1903年Einthven经过较长时间不懈努力,发明了世界上第1台弦线型电流和光学记录方法制成的心电图机,同时描记出了人类第1份心电图,开创了临床心电图的历史。由于他对心电图的卓越贡献, 1924年获诺贝尔最高荣誉,被称为心电图之父。 1905年心电图被正式应用于临床。 当初心电图机只能记录3个导联(标准Ⅰ、Ⅱ、Ⅲ导联),仅反映心脏节律和部分传导,很难全面衡量整个心脏电活动情况,不能适应临床需求。 到了1906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Lewis教授研究了3个导联心电图中的期前收缩、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心室内传导阻滞,为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Wilson在以上心电图应用基础上创立了零电位中心电端理论,经过反复研究,创建了胸导联,使心脏水平面的电活动有了全面了解,能够把额面、水平面心脏电活动完整地记录下来,创立了临床心电图学。以后又提出了单极肢体导联,更全面了心电图导联系统,这些导联一直延用至今,并积累了大量经验。 目前心电图已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心电学。 我国心电图起步较晚,解放前几乎是空白。 4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有一台弦线型心电图机,进行临床工作及研究外,其余医学院校均无心电图设备,更无人讲授。 解放后,我国心电图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这期间,黄宛教授以其卓越贡献,艰苦创业,成为我国心电图学的奠基人。 70年代末开始,我国心电图事业阔步前进,蓬勃发展,专业队伍不断扩大,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普遍配备了心电图机。 心电学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心电事业发展分三个阶段: 1903—1949,播种与奠基时期,心电图启蒙阶段。 1950—1970,普及与提高时期,推广、普及阶段。 1971—2002,发展与腾飞时期,研究、创新阶段。 浙江省是全国心电学领先省份之一,具有四个第一: 1982年,第一个创办了心电专业杂志《心电学杂志》。 1986年,第一个成立了省级心电学学会。 1988年,第一个创建了中华心电图专科进修学校。 1994年,经浙江省教委批准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 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电学专业”大专班。 经过我国几代心血管和心电学专家艰苦努力,现在 我国心电图分析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意 义 经过一个世纪的实践,对无数病例仔细分析、推理及临床反复研究对照和实践,目前心电图是医疗领域中不可缺少,经久不衰的独立学科。 心电图的应用对临床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如洋地黄作用ST--T,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律……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心电图与心脏基本特征关系、心电图与各临床和实验观察关系、心电图与解剖学和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一定范围内心电图可以用来识别解剖、代谢、离子和血液动力学等方面的心脏改变,是某些心脏疾病的独立诊断指标,可直接指导治疗。心电图技术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心脏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增强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力,甚至使整个临床医学都随之发生了改变。 范围(适应症) 1、心肌梗塞 2、各类心律失常 3、心脏大小、供血 4、电解质紊乱 5、指导用药 6、各类起搏器监测 7、心脏疾病的预后判断(Q—T间期延长、 R、on、T、电交替、Brugada综合症……) 8、开展心血管领域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 望 心电图经过百年临床实践和研究,目前一致公认它是各类心脏疾病诊断最普及、最简便、最实用、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从一个经验学科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并派生出许多分支,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勃勃生机的发展态姿。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础知识 心电产生原理 一、极化膜及极化状态 一切生物细胞,在活动状态下均可产生电流。相反在休息状态时则无电流活动。整个心脏是由无数个心肌细胞和特殊结构组成的,因而当心肌细胞处于活动或休息状态时,便自然会出现电流和无电流的交替变化。 在临床心电图中,通常用单个心肌细胞来阐述心电变化现象。 二、极化膜的除极和复极 除极: 当极化膜的某一部位受到机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