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技术基础和应用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utlines(概述): Key points (技术要点) Practical concerns :(实用技术) Surface (表面的真空特性) Material (真空材料的采用): SUS(不锈钢), Al alloy(铝合金), ceramic(陶瓷), plastic(塑料), Baking(烘烤技术) Virtual leak(虚假漏气) Leak test (检漏技术) UHV (超高真空的获得) 什么是真空? 真空:气体分子数量低于大气压状态的空间。但不是完全空的 真空术语 本底真空度:全密封真空腔体内抽空时的气压 工作真空度:实验或工艺过程所必须的气压力 极限真空度:真空泵进气口处测量得到的气压 真空规: 测量真空中气压的仪表或者传感器 气压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 0度时,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 地球表面上,大气层产生的气压 随海拔高度和纬度不同而不同,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升高12米,降低1torr. 工业大气压: 1am=1kg/cm2=735.56torr 一个大气压约为1公斤压力 真空的分类 根据:真空应用范围、真空物理特性、真空泵和真空规的使用范围等,划分真空度。 真空技术的发展历史 1602年,德国开始,水泵和空气泵获得真空。最好真空度0.25Torr. 1873年,白炽灯泡发明,电子管出现,真空开始应用。 1905年,旋转水银真空泵 1907年,油封旋转真空泵 1913年,分子抽气机 1915年,扩散泵,进入高真空时代 真空技术的发展历史 1948年,大量尖端技术出现,需求超高真空。发明了离子泵,可实现超高真空。 1950年前后,吸气材料被应用于真空获得。发明了Ti升华泵。 70年代,分子抽气泵被改进,发展出涡轮分子泵,可以替代扩散泵,获得高真空。 目前广泛使用涡轮分子泵获得高真空和超高真空 真空技术的发展历史 真空规的发展历史 1873年,发明压缩式真空计, 1874年,热辐射真空计(热电阻)。 1906年,热真空计(热电偶的使用) 电离真空计 1937年,磁控管真空计 1946年,辐射电离真空计 之后,各类真空计的精度逐渐提高,出现了大量改进型,目前常用有:热辐射真空计(低、中真空),热电偶真空计(中、高真空),电离真空计(高、超高真空),磁控管真空计(超高,极高真空) 真空技术中的物理基础 基本概念 平均自由程(l):热运动的分子相继两次碰撞之间飞越的距离。 流量,抽气量(Q):单位时间流过抽气管道的气体分子总量。单位:Torr.L/s 流导(U):真空管道流过气体的能力。流过管道的流量与管道两端压差之比. U=Q/(P2-P1), 单位:L/s(升/秒) 真空技术中的物理基础 基本概念 分子流:分子在流动过程中自由飞行,互相之间不碰撞。高真空和超高真空下的流动。分子自由程远大于管道直径。 粘滞流:与分子流相对,分子自由程远小于管道直径,中真空下的流动。 湍流:粘滞流的一类特殊状态,流速大而粘滞强出现的不规则涡旋流动状态。 真空技术中的物理基础 基本定律和方程: 设计和分析真空系统的特征常用的基本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理想气体实验三定律:玻玛定律;盖吕定律和查理定律。是理想气体方程的推论。 PV=const (T,n 常数) V/T=const (P,n 常数) P/T=const (V,n常数) 阿佛伽德罗定律:阿佛伽德罗常数 N0=6.023X1023/mol P=nmvs2/3=rvs2/3=nKT m—分子质量;n—单位体积气体的分子数;vs是气体分子平均速率。 真空技术中的物理基础 气体分子的速度: 气体分子速度是随机的热运动速度。 但是其平均速率是确定的: V≈vs=(8KT/pm)0.5=150(T/M)0.5 其中,m是分子质量,M是分子量。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l=1/pD2n, D是分子直径。 真空获得技术 真空泵 真空度测量 真空室和部件 设计真空系统 真空维持 真空获得技术—真空泵 真空泵的几个术语 抽气速率:在泵的入口处,压强为P, 单位时间内抽出的气体量为Q, 抽速Sp =Q/P, 单位:L/s 有效抽气速率:真空泵与真空室之间通常有管道,管道存在压差,减小了泵的抽速。 管道流导为U, 有效抽速 S=SpU/(Sp+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