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脉冲CPMG序列 采样选项卡 如何设置参数才能完成第4步? 5、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前提下,回波数越多,拟合的结果越准确。选择C1较大,如100、200等,重复上面的实验。 自旋回波序列成像 MRIjx磁共振成像仪的磁体单元产生主磁场、梯度磁场、接收磁共振信号。中间的柱形圆孔是成像区域,用来放置样品试管。磁体的坐标轴取向如右图所示。 垂直x、y、z三方向的断层图像如图下图所示。 自旋回波脉冲成像序列中,各参数如下所示: D0:重复时间TR; D1:为相位编码时间; D2:相位平衡梯度施加时间; D3:代表射频脉冲结束到开始采样的延迟; D4和D5:T2加权成像参数, 一般设为100us; SP1、SP2 :分别是90o和180o脉冲的脉冲宽度; 自旋回波序列时序图 实验软件 参数 意义 取值 RFAmpi(%) 软脉冲幅度 SPi(μs) 软脉冲宽度 1200(μs) D1(μs) 相位编码时间 D2(μs) 相位平衡梯度时间 D3(μs) 谱仪的死时间 一般设为100μs D4 T2加权成像参数 D5 D0 序列重复时间 TD 采样点数 SW 采样频率(采样带宽) DFW DFW 数字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预设(30) SF1(MHz)+O1(KHz) 中心频率,SF1中心频率的主值,O1中心频率的偏移值。 参数 意义 取值 RG 增益 不失真 NS 累加次数 NE1 相位编码步数 最大值256 GxAmp(%) 三个方向线性梯度场的幅值,用梯度与该方向最大梯度的百分比表示。 GyAmp(%) GzAmp(%) SlicePos(mm) 样品选层位置 DS 数字放大倍数 SLICE 样品选层方向 0-X,1-Y,2-Z 成像参数设置 序列参数D0、D1、D2、D4、D5值由图像的加权性质决定。 D0为序列重复时间TR,D1为相位编码时间,D4、D5为T2加权成像参数。 D0=TR D1+D4=TE/2 根据成像样品的T1、T2 值及图像的加权性质,设置 D0、D1、D4、D5的值。 D2=SP1/2 加权成像 物质的ρ、T1、T2不同,加权即突出某个参数对图像对比的影响,医学上常用来区分不同组织。 纵向弛豫,T1 横向弛豫,T2 不是很长的合适的TR,T1加权 不是很短的合适的TE,T2加权 (1)T1加权像 取不是很长的合适长度的TR,即D0≤T1;很短的TE值,一般固定D4值为100μs,取D1T2。 (2)质子密度加权像 取很长的TR,即D0T1;很短的TE值,一般固定D4值为100μs,取D1T2。 (3)T2加权像 取很长的TR,即D0T1;不是很短的合适长度的TE值,通过选取合适的D1、D4、D5值,使TE≥T2。 本实验要求对某种样品分别得到T1加权图像和质子密度加权图像。 二维成像:先选层(选与 x轴垂直的断层) 选层磁场梯度+软脉冲激发 对选层方向: 断层厚度由 决定。RF脉冲的带宽及选层梯度共同决定了断层厚度。 需要设置的参数: (1)SP1、SP2 射频脉冲的带宽由90 ?和180 ?软脉冲的脉冲宽度SP1 、SP2 决定。一般选SP1=SP2=1200μs。 (2) SLICE (3)选层梯度的幅值 若SLICE选0,设置GxAmp(%),该值越大,层厚越小,该值越小,层厚越大。 空间编码:使层内不同位置的自旋需携带不同的信息。 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 测量信号为回波信号:完整覆盖K空间 对频率编码方向,一次回波信号测量即可覆盖Kz空间。 对相位编码方向,通过分步改变GPE实现Ky空间覆盖。 z x 参数设置 频率编码,在时间域采集,采样频率SW、编码梯度Gz 相位编码,分步采集,步数NE1、编码时间D1、编码梯度Gy 离散傅里叶变换,视野FOV为编码的实空间范围 要使成像不失真,需要调节参数使(FOV)z=(FOV)y 需要设置的参数:TD、SW、 GzAmp(%)、NE1、D1、 GyAmp(%) GzAmp(%)、 GyAmp(%)值的设置 为了避免出现反迭伪影,FOV≥A,选择合适的FOV,计算出相应的Gz、Gy。 成像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尺寸约为1.2cm,在竖直方向的尺寸不大于2cm。 一般情况: 实验步骤: 1、调整实验环境。 2、利用软脉冲FID序列确定900软脉冲、1800软脉冲的幅值。 3、利用软脉冲回波序列,观察回波信号,通过合理设置序列参数D1、采集参数T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