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生保健的两大倾向 1、随意低俗化倾向 2、机械科学化倾向 1.内行不说,外行乱说。 2.快餐文化,跟风流行。 3.素养不高,监管不力。 养生保健五大误区 误区一:把养生保健等同于医疗行为。 误区二:刻意追求、急功近利。 误区三: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误区四:养生就是滋补。 误区五:非药物疗法无限制。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火性本热,使火无水,其热必甚,热甚则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盛,寒盛则亡阳,其万物寂灭也。” 升降出入也是需要平衡协调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是生命活动必需遵循的规律,这种升降出入运动一旦紊乱,则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漫谈养生保健 《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适度中和原则 中国人对“和”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强调做事要适度,“过”和“不及”都会不合事物的实际,都会损坏事物的稳定性,破坏和谐之美。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传统养生科学的精华就是中和养生,讲究凡事都要适度。人的健康实际上就是一种和谐状态,它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体自身的和谐。 中医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思想源于中国人的智慧,“适度中和”,它始终谋求和探索与万事万物(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共存之道。它没有把目光聚集在必须用精密仪器才能看到的所谓病毒、细菌方面,而是宏观地从天地自然与生命的整体观、从人体生命的动态观去看待所发生的一切事物。 人所生活的环境中,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不清的细菌和病毒,人并不是靠每天吃药杀灭病毒、细菌而活下来的,而是人体自身有与这些 “敌人”和平共处及消 除“敌人”损害甚至 消灭“敌人”的能力。 药物的作用不只是针对病原体,更重要的是助人体恢复机能一臂之力来消灭病毒、细菌以及修复由病毒、细菌造成的损害,这正是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结果,也是几千年来中医没有细菌学、病毒学却能有效防治传染病的原因。 自然规律、天地变化决定了人的健康与疾病,人类也应能动认识和顺应这一法则,这不但是东方人的智慧,不但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而且也是人类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 漫谈养生保健 《周易外传》:“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言:“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动静结合原则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 佛家养生:生命在于静养 晋人程本在其《子华子》中曰:“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 漫谈养生保健 动 ★判断运动量是否合理,最直接、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运动时和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即在运动时不感到胸闷心慌、气短气急(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稍微出汗,运动后感到稍微疲劳,而全身舒适、食欲增加、睡眠改善、精神饱满。 漫谈养生保健 静 ★佛家和道家的养生中皆有“静功”,也称“龟静”,龟能长寿与静有关,排除干扰,摒弃杂念,以意运气,实际上是一种外静而内动的功法。 ★ “静”首先强调的是心静,其次才是体静,体静也是恢复体力,不使肌体过劳的方法。 漫谈养生保健 静 ★ 《庄子·刻意》 把“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作为“养神之道”来提倡。 ★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老老恒言》提出“养静为摄生首务” 漫谈养生保健 静 静养的方法可因人而异,但也有其共性,那就是首先要顺从自然,适应社会,其次要修德养性,少私寡欲,第三要精神乐观,心态平和,第四要动静结合,形神兼养,第五要重在实践,持之以恒。 漫谈养生保健 静 养生之道,首在养性,次在养形。养性之道在静在虚,静则神宁,虚则宽心,神宁则无病,宽心则德寿。养形之道,在动,在食,动则体活,食则体充, 体活则病离,体充 则身健。 漫谈养生保健 五、认识五行规律 五行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它是揭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揭示人体各脏腑器官特性和互相联系的学说。 漫谈养生保健 《尚书》云:“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草,水曰润下。”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其行不同,故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 Q∕CR 9210-2015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2).pdf VIP
- Photoshop网店美工技巧-蒙版与通道的应用.pptx VIP
- 2023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 考前必背.pdf
- 奥迪C5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VIP
- Q∕CR 9212-2015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