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化学与环境工程 学院
题目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形变,恢复其形变原始形狀的合金材料。这种合金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发生的“伪弹性”行为,表现为这种合金能承载比一般金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可恢复应变。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些独特性质源于其内部发生的一种独特的固态相变——热弹性马氏相变体,它是新型的智能材料,在建筑、医疗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马氏相变体;社会领域应用
目录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史 1
2.形状记忆合金的功能机理 1
2.1形状记忆合金(SMA) 1
2.2形状记忆合金的功能机理 2
2.3形状记忆合金特性 2
2.3.1形状记忆效应 2
2.3.2超弹性 3
2.3.3阻尼特性 3
2.3.4电阻特性 4
2.4形状记忆合金体系 4
3.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5
3.1医疗领域的应用 5
3.2建筑领域的应用 6
3.2.1用于结构振动控制 6
3.2.2用于裂缝的检测及控制 6
3.3航天领域方面的应用 7
3.4其他方面的应用 7
4.对未来的展望及结语 7
5.参考文献 8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史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其一是设计与研制具有“智能”的新型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就是其中之一。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的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
1963年,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的比勒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在高于室温较多的某温度范围内,把一种镍-钛合金丝烧成弹簧,然后在冷水中把它拉直或铸成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再放在40 ℃以上的热水中,该合金丝就恢复成原来的弹簧形状。后来陆续发现,某些其他合金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一类合金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每种以一定元素按一定重量比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都有一个转变温度;在这一温度以上将该合金加工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将其冷却到转变温度以下,人为地改变其形状后再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该合金便会自动地恢复到原先在转变温度以上加工成的形状。
1969年,镍--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首次在工业上应用。人们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管道接头装置。为了将两根需要对接的金属管连接,选用转变温度低于使用温度的某种形状记忆合金,在高于其转变温度的条件下,做成内径比待对接管子外径略微小一点的短管(作接头用),然后在低于其转变温度下将其内径稍加扩到该接头的转变温度时,接头就自动收缩而扣紧被接管道,形成牢固紧密的连接。美国在某种喷气式战斗机的油压系统中便使用了一种镍-钦合金接头,从未发生过漏油、脱落或破损事故。
到70年代初,CuZn、CuZnAl、CuAlNi等合金中也发现了与马氏体相变有关的形状记忆效应。几十年来,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相变会议和材料会议的重要议题,并为此召开了多次专题讨论会,不断丰富和完善了马氏体相变理论。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应用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宇航、能源和医疗等许多领域。
2.形状记忆合金的功能机理
2.1形状记忆合金(SMA)
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的金属,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构成的合金。
2.2形状记忆合金的功能机理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是一种能够记忆原有形状的智能材料。当合金在低于相变态温度下,受到一有限度的塑性变形后,可由加热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变形前的原始形状,这种特殊的现象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而当合金在高于相变态温度下,施以一应力使其受到有限度的塑性变形(非线性弹性变形)后,可利用直接释放应力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变形前的原始形状,此种特殊的现象又称为拟弹性(Pseudo Elasticity,简称PE)或超弹性(Super Elasticity)。这两种形状记忆合金所拥有的独特性质在普通金属或合金材料上是无法发现的。
2.3形状记忆合金特性
2.3.1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效应有三种形式:
1、单向形状记忆效应:将母相冷却或加应力,使之发生马氏体相变,使马氏体发生塑性变形,再重新加热到As以上,发生逆转变,温度升至Af点,马氏体完全消失,材料完全恢复母相形状。
2、双向形状记忆效应:又称可逆形状记忆效应。加热发生马氏体逆转变时,对母相有记忆效应;当从母相再次冷却为马氏体时,还回复原马氏体的形状。
3、全方位形状记忆效应:在冷热循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