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集资料: 分部PPT: 归纳整理: 孙中山 vs 袁世凯 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 辛亥革命前的袁世凯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做了什么 辛亥革命后的袁世凯 民族危机 政治统治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 辛亥革命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清武装起义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强烈反对。湖北革命党人利用保路运动的时机,于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革命失败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退位。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实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以后,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 建立民主共和国 一八五九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官宦人家。他出生的那天,叔祖袁甲三寄家书言与捻军作战得胜,其父大喜,为这个新生儿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 企文绍武”的排行,给婴儿命名“世凯”。袁世凯的得名即与战争行伍有关,似乎在预示着这个新生儿一生的戎马生涯,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 袁自幼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 13岁时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寥寥十字,比楚霸王的“彼可取而代之”豪气无二 。 18岁时,袁经常帮堂叔处理官场工作,获得他们“办事机敏”,“中中上美材”的赞誉。也就是从此,他开始初步积累官场经验,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即将出现。 在投靠了淮军统领吴长庆之后,袁的戎马一生开始了。 1882年平定壬午军乱,成为朝鲜总督; 1884年击退日军,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 1895年创立新军; 1899年首次出任方面大员,镇压义和团; 1901年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载沣摄政,由于痛恨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故将其解除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开始隐居,实则关心政事,等待复出。 1911年10月14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要他率北洋军去镇压革命。但袁世凯对此并不满意,借口“足疾未愈”,故意拖延。 此后,革命形势发展得更快,而湖北前线的清军却一直停滞不前。清廷慌了手脚,27日,将荫昌调回,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及长江水师。这下,袁世凯的“足疾”全好了,30日赴湖北誓师。11月1日,他所指挥的冯国璋部攻入汉口。同一天,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为什么袁世凯当时能居于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呢?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时国内最精锐的军队北洋六镇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各镇军官都是袁世凯提拔起来的旧部,他们一向“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尽管袁世凯被罢黜回籍,但是他的影响力一点也没有降低。 第二,袁世凯多年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来又调任外务部尚书,长期掌握清朝的外交事务,和西方列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对外态度和精明干练也深受西方列强的器重,称他为“强有力”的人物。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了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列强各国急需物色一个既能扑灭革命又能替代清政府的人物,认为最适合的人选就是袁世凯,使馆区便发出了一片“非袁不能收拾”的呼声,并通过各种渠道向清廷施加影响。英、美、俄公使还直接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催促起用袁世凯。 第三,袁世凯同立宪派也有很多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推行的新政。他同立宪派领袖张謇的关系尤为密切。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被清廷重新起用,成了内阁总理,总揽朝廷大权。他负责剿灭革命党,督师前线。当时的北洋军实力可以说是远胜于革命军实力的,袁世凯强攻汉阳后,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武昌,但他没有那样做。 革命党人黎元洪声称要共和,也就是要推翻清王朝,而且不是袁世凯的个人纷争,而是革命党与整个清王朝的搏斗,袁世凯只要顺应共和了,可以给你共和总统的位子坐,当推为“第一任之中华共和总统”。随后,革命党人不断向袁世凯发出信号,希望袁世凯能掉转枪口,推翻清朝,成就大业。 黎元洪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出于总统权位的诱惑,还是出于对国家负责的态度,袁世凯显然给了革命军以喘气的机会。他派蔡廷干、刘承恩为代表,到武昌直接与黎元洪面谈议和,随后又派刘承恩、张春霆到汉口与黎元洪的代表孙发绪、曾广大会谈,希望革命党人能接受其“君主立宪”的主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