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过健康生活方式 远离慢非病危害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慢性病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位置逐年上升,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占主要位置的趋势,慢性病已成为21 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了750万。《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困扰人们,特别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参考了《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血压(130/85mmHg) 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180/110mmHg) 血压测量方法 1、诊所偶测血压:2次平均值,间隔两分钟 2、在家用电子血压计自测:通常低于诊所偶测,上限参考值135/85 3、运态血压监测:24小时,隔15-30分钟一次。正常成人血压线为勺型血压,日间均值较夜间均值低10%-20%,上午6-8时及下午4-6时为一天两个高峰 高血压六大危险信号 头疼:多在后脑,伴有恶心、呕吐感。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高血压危害 (1)、引发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高血压患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32倍,临界高血压也高达9倍。 (2)、引起肾脏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3)、引起猝死 猝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它表现为忽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滞,意识丧失,并常于1小时内死亡。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冠心病猝死约占全部心血管病猝死的90%。 (4)、导致多种病变 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高血压的 “三低” 知晓率低: 城市36.3%, 农村 13.7% 服药率低: 城市17.4%, 农村 5.4% 控制率低: 城市 4.2%, 农村 0.9%, 全国2.9% 高血压的 “三个误区” 不愿意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不按医嘱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95%)---病因 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 膳食因素:高钠、低钙饮食 体重因素:超重 如何治疗高血压 一、生活方式治疗 1、适量运动,最好是做有氧运动 2、避免烟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同样对身体危害较大,加重高血压。 3、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多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身心舒畅可稳定血压。 4、合理饮食 1)、多吃防治高血压的食物,如黑木耳、香菇、芹菜、黄花菜、胡萝卜、马蹄、苹果、西瓜、柠檬等,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如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香肠等。 2)、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等; 3)、防止饮食过腻过饱,平时注意多喝水。 4)、饮食要清淡少盐,每日食盐控制在6克以下,少吃动物内脏,少吃甜食 2、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大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