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agonist) 既有受体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完全激动药(full agonist)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拮抗药(antagonist) 拮抗药为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本身不 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 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 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药对受体的作用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对受体的作用 受体类型 G蛋白耦联受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酶活性受体 细胞内受体 其他酶类受体 肽链,7个α-螺旋往返穿透细胞膜 氨基酸组成不同配体特异性 细胞内部分有GP结合区 G蛋白耦联受体模型 G蛋白受体分类 兴奋型G蛋白(stimulatory G protein,Gs):激活AC使cAMP增加 抑制型G蛋白(inhibitory G protein,Gi):抑制AC使cAMP减少 磷脂酶C型G蛋白(PI-PLC G prottein,Gp):激活磷脂酰肌醇特异的PLC 转导素(transducin,Gt) G0:脑内含量最丰富,参与Ca2+ 及K+离子通道的调节。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与细胞外配体结合的离子通道:ACh、γ-氨基丁酸(GABA)、甘氨 酸、5-HT、谷氨酸和ATP等受体通道 与细胞内化学配体结合的离子通道:cGMP、cAMP、IP3和Ca2+等 酶活性受体 主要指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胞内区段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促酪氨酸残基的自我磷酸化而增 强其酶活性,进一步促使其他底物酪氨酸磷酸化,激活胞内蛋白 激酶,产生一系列细胞内信息传递。 细胞内受体 又称细胞核激素受体(ce11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是存在 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一类特异蛋白质,与激素形成激素受体复 合物后,在胞内与靶基因结合产生作用,调控其表达。 其他酶类受体 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1ase,GC) —膜结合型GC和胞浆可溶型GC 膜结合型GC按与配体结合的特性分为: GC-A—结合的是心钠肽; GC-B—结合的是脑钠肽; GC-C—结合的是细菌热稳定肠毒素。 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信使物质 第一信使: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等细胞外第一信使物质 第二信使:是靶受体激活后信息在胞质内依次向下一级效应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分子 第三信使:指将信息继续向细胞核内转导的物质,包括生长因子、转化因子等 受体的调节 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长期使用激动药 敏感性、反应性 特异性脱敏 非特异性脱敏 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 长期应用拮抗药或激动药水平降低 敏感性、反应性 1.试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其特点。 2.试述药物的作用机制。 3. LD50/ ED50 的比值能否作为衡量所有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为什么? 4.质反应量效曲线和量反应量效曲线有什么异同?各自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5.试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论述激动药与拮抗药的特点。 思考题 药物重要不良反应事件 (1)含汞化学药物的危害:1890年以后应用汞和汞化合物致肢端疼痛病,约20个病人中有1个人死亡。在1939~1948年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就有585名儿童死亡。 (2)非那西丁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1953年以后,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3)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就有1981人死于本病。 相关链接 (4)二硝基酚、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用二硝基酚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美国有几十万人曾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的约有1000人。 (5)磺胺酏剂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1937年美国采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酒精生产磺胺酏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病人358名病人,死亡107人。 (6)二碘二乙基锡引起中毒性脑炎:1954年,法国制售含二碘二乙基锡的制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270人中毒,死亡110人。 (7)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氯碘羟喹于1933年上市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60年代后期,出现双足麻木,刺痛、寒冷、无力等症状,约半数病人伴有程度不同的瘫痪,约1/4的病人有视力减退,据统计,造成的残疾人达1万多人,有几百人死亡。 (8)孕激素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