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屏”俘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屏”俘虏

被“屏”俘虏   摘 要: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屏”的?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们通往“屏奴”的道路。本文旨在通过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智慧对现代人被“屏”俘虏的生活方式的启发,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瓦尔登湖”。 中国论文网 /5/view-7246526.htm   关键词:“屏奴”;瓦尔登湖;生活方式;启发   作者简介:李春霞(1992.3-),汉族,安徽宣城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中亮起了大大小小的屏幕,大到LED广告屏,小到手机屏,科技进步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得我们沦为科技的臣民。但你我可否想过,放下手中屏,或许另有一番静谧。   不同于现代人身处喧嚣的躁动,梭罗远离尘嚣,静居瓦尔登湖畔两年之久,阅读、耕种,聆听自然的声音,找寻生活本真,内心平静且满足。其中的生活智慧,细细品来,也使你我这沦为“屏奴”的现代人不禁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1、无处不在的“屏奴”   “屏奴”,指那些因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从而过度面对电子屏幕的人。随着触屏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发离不开电子显示屏。媒体称,世界是“屏”的,我们也正成为被“屏”俘虏的一代。“屏奴”一词应运而生。   人们何以成为“屏奴”?在德国召开的一场数码科技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每天平均查看手机150次。换言之,除了休息时间,每人平均每6分钟查看一次手机,有人甚至戏谑地称现在人睡觉只是从电脑变成手机。公交站、地铁口,随处可见手捧平板、紧盯手机的人。人们的交互方式也改变了,从过去的品茗论道、谈笑风生到如今的“低头一族”,一道道屏不仅隔在人眼,更隔在了人心之间。   “屏奴”最大的困扰莫过于信息的冗余。担心漏掉重要信息,又无力处理繁多信息使得人们内心焦虑不安。隐藏在屏幕背后的社交需求更加深了这种焦虑,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可以“打探”他人生活,也或产生跟风、炫耀、攀比等不健康心理。“手机依赖症”、“无线焦虑症”等综合症悄悄入侵,相伴而生的颈椎、手指关节劳损、视力下降等生理疾病也开始打扰人们原本健康的生活。   2、瓦尔登湖畔的梭罗   不同于沦为科技臣民的现代人,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却另有生活之道。代表作《瓦尔登湖》中记录了他独居瓦尔登湖畔时的所闻所见以及所思,书中无处不闪烁着超验主义思想光辉及人生智慧。梭罗也曾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梭罗所处的时代,美国正处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阶段,经济发展迅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膨胀,这也刺激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逐,而忽视了精神追求。不同于一味追求物质享乐的人们,瓦尔登湖畔独居的梭罗,身体力行,倡导“极简主义”。住的是自己搭建的简易小木屋,吃的是自己春种秋收的果实,自给自足。此外,他与湖水对话,在林中沉思,俨然成了自然之子。远离喧嚣,梭罗渴望在自然的静谧中寻找到本真的生存状态,也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安谧。同样是科技进步的时代,梭罗诗意的生活状态却与如今大多数沦为“屏奴”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   3、找寻精神上的“瓦尔登湖”   屏幕再亮驱不散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不安,梭罗的生活再简单却自有静谧自足之乐,这份快乐主要精神上的自主与满足。   倡导“极简主义”。哲学家芒福德1926年的评语中指出:“简单没有使梭罗走向头脑简单的狂热,却使他走向了更高的文明。”在《瓦尔登湖》第一章中,梭罗就强调人的物质生活很容易就满足,并通过自己独居瓦尔登湖畔两年之久的亲身经验告诉大家,“已经确信,根据信仰和经验,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如果生活得比较单纯而且聪明,那并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精神追求上,梭罗说到:“身体固然需要营养,想象力同样需要营养,两者应该同时得到满足。”但在这被“屏”俘虏的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眼花缭乱的诱惑,人们似乎已忘记生活本真,总是在“渴望更多”的心理下作茧自缚,无暇顾及精神追求,精神上的空缺带来的是内心的惶惑。如此,何不放下手中的屏,少刷几次朋友圈,少接收几条推送,在一片纷繁中,细听内心,找寻到生活最本真处的那份简单。   追求精神自助。梭罗认为“我们的整个生命是惊人的精神性的”,当人们在获取了生活必需品之后,他就可以同样比例地向上面的天空伸展,也就是可以“开始向生命迈进了”。在追求精神自助上,梭罗通过独居瓦尔登湖畔,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只要过于关注周围事物,人们就不可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