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未来,不忘过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眼未来,不忘过去

放眼未来,不忘过去   奶奶八十三岁去世,带着小腿上的一道旧伤疤。 中国论文网 /5/view-7185157.htm   那伤疤在左小腿肚上,是个贯穿伤。在腿外侧的是块小而圆的疤痕,和一枚一分钱硬币差不多的大小;另一侧的疤痕要大得多,形状也很不规则。小时候,看到这伤疤我们姐弟几个很好奇,都问过奶奶:“你什么时候摔的?在哪摔的?”   “这可不是摔的,是跑日军时留下的。那滋味,你们可没尝过……”奶奶答。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童年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游戏,玩具书籍也甚少,夜晚稻场上、火炉边,常常有机会听长辈讲那过去的事。   “我做好中午饭出去喊你们爷爷回来吃饭,哪晓得出门一看,远远地见对面山坡上下来一队鬼子,吓得我魂都没了。我一边大喊鬼子来了,一边往屋后山上跑。隔着菜地才是林子呢,跑到菜地边上时,鬼子从对面山上打来一枪,刚开始不晓得中了枪,就像腿上挨了一棍子,一下绊倒了。我也顾不得,爬起来接着跑,跑到林子深处,藏到一丛刺蓬里后,才晓得腿子疼,血淌得哟,把鞋袜都湿透了。”   那大约是1943年5月的事,当时奶奶嫁给爷爷没多久,两人还没有子女。奶奶所以记得这样清楚,一是因为平生唯一一次挨了枪子儿,二来她怀疑爷爷在危急关头先跑了,没回来叫她。尽管爷爷解释过许多次,说是听到奶奶的喊声,知道她跑了后才从邻居家直接往山上跑的,但此后几十年,奶奶还是耿耿于怀,时不时提起来。   “跑散了,满林子找你奶奶,找到后给她敷了一腿子的草药。天黑才回家。”末了爷爷回回都这样补充。意思大约也是叫我们放心,在最危险的关头,他并没有弃奶奶于不顾。   “跑日军”无疑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最恐怖的故事。   奶奶娘家有个堂叔,年纪大,又有病,跑不动了,他对家人说:“你们快跑吧,一个要死的人,看他们能怎么样。”家人在山上躲了一天后回家,发现老人倒在屋檐下,脑袋被劈柴敲碎了,地上、劈柴上都是脑浆。鬼子连风烛残年的老人也没放过。   长大后翻阅地方史志,知道日军曾两次进犯澧县,烧杀掳掠历时56天,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1943年5月13日至6月1日,日军从湖北藕池地区进犯澧县,窜扰25个乡镇。另外一次是在1943年11月,日军为打通长江运输线,侵占洞庭湖畔的重镇常德,日第11军4个师团,约8万人于15日三路进犯,一路从华容经南县、安乡、汉寿进逼;一路由石首经公安、澧县、临澧出击;一路由澧县经石门、慈利、桃源合围。15日津澧沦陷,20日常德失守。至12月9日,撤退的常德守军在第9战区欧震兵团的增援下反击,日军19日开始由澧水向藕池方向退却,25日国军收复津澧。日军铁蹄下的中国,僻远的湘西北地区亦没能幸免,战火几次烧遍。   “我们山里还好,可以往山上跑,坪里的人才可怜,没地方躲,死的人了不得。”爷爷奶奶的故事最后总在他们对坪里百姓的怜悯里结束。   爷爷的二弟,我们喊二爷爷。二爷爷是个木匠,冬天他来串门,坐在火塘边,手往柴火上边一伸,总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二爷爷的右手食指,少了两节。残留的一小节指头,变得粗短而可怕。   二爷爷的故事与抓壮丁有关。晚清和民国初期,实行募兵制,士兵拿薪水,穷家小户送一人当兵,生活水平多少都能得到改善。到了1933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义务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即按照保甲制度调查户籍、人口,然后对年满18岁至45岁的兵役适龄男子登记于册。每年由保长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谁去当兵。抽签的基本原则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 爷爷弟兄四个,属于可抽一、也可抽二的情形。曾爷爷给变卖家产,给保长送了十块光洋,把名额固定在一。   “自己铡的。把食指伸到斧头底下,咬牙压下来,就掉了。人疼得昏过去,是你们的曾爷爷给我糊了一手的锅底灰和草药止血。这手后来肿得像发糕,差点也没命了。”少了一节食指的二爷爷扣不了枪的扳机,自然也就躲过了抓壮丁。当兵的义务落在爷爷的三弟身上。   这个三爷爷,我们姐弟四个都没有见过。为躲抓壮丁,这个我们理应叫三爷爷的青年在山上的大树上搭了个小屋,长期住在那,密林里的潮气和食物的匮乏使他抱病终身。   “可能是肺痨,咳出的血把被子都染红了。”三爷爷终身未婚,死去时还很年轻。多年后,只有亲人们记得他临终的样子。   “跑日军”、“抓壮丁”这样的故事,勾勒出了我的爷爷奶奶那一代人所经历的悲惨生活。小时候,我也常常因此庆幸自己生活在新中国。听故事的时候,我也有过疑惑:日本鬼子都打到自己家门口了,二爷爷和三爷爷为什么不积极参军保卫家乡,而要以这样极端的方式逃避兵役呢?   “那时的保长、乡长坏啊,富家官宦子弟花了钱就可以不当兵,抓壮丁抓的都是贫苦人家的男子。”记得爷爷这样回答过我。   说来说去,还是腐败破坏了一项制度,使得民心尽失,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后来,我特意去了解了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