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跪着的人里也有“模子”
跪着的人里也有“模子”
清初的时候,清宗室的权势非常显赫且恐怖,汉族的内阁大臣必须跪着向他们说话,连洪承畴这样对清廷有巨大“贡献”的功臣,都得先弯曲膝盖再叙情述理。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7889.htm
《清史稿》里说,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太皇太后(康熙祖母,孝庄皇太后)逝世。皇帝下诏,命王公大臣到紫禁城永康门外,讨论丧葬仪式。开会时,亲王、郡王、贝勒等依照次序环绕而坐,而汉族大臣,无论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九卿,则都长跪在他们面前。“大学士王熙等向诸王白所议,跪移时(过了一些时候),李之芳年老,起而踣,(高)层云曰:是非国体也。”高层云继而向皇帝打报告,说“大学士为辅弼大臣,亲王应该对他们以礼相待,不可骄恣傲慢,坐受其跪,这有失藩臣身分”。报告打上去,举朝震骇。没想到皇帝御批很快就下来了:“今后开会、议政,汉族大臣不得向诸亲王下跪,这道圣旨要写到法律条文里。”
这个高层云,实在了不起。尽管“跪”着,也比站着的巍峨,算是跪着的英雄。现代时髦一些的上海人,把英雄好汉形象地称为“乓乓响的模子”。这位档次相当高的“模子”,就是上海人的骄傲。高层云(1634年~1690年),字二鲍,一字稷苑,华亭人。清康熙十五年进士,荐举博学鸿词科,历授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
孔夫子有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这是孔夫子教人对待现实的态度。“跪而言之”,兹事体大。既已经“跪”了那么多年了,膝盖上都“跪”出老茧了,只要“跪”得诚恳,”跪”得有模有样,皇上一高兴,说不定还会“赐”块垫褥,岂不荣耀?再者说了,特权享受惯了的“王爷”,绝大多数把俯视、呵斥奴才看成是理所当然,奴才不跪,成何体统?
可高层云偏偏没有明哲保身的习惯,非要与皇上争一个不跪的权利。《清稗类钞》里记载有他的另一次“上奏”:“康熙时,旗军屯田江淮,所至驿骚。华亭太常少卿高层云奏请停罢。议政王大臣阅其奏,皆大怒,将请旨治罪。上纳其言,立命停止。”
高层云的勇气可嘉,然而他又是幸运的。一代天骄康熙,重视听取意见和建议,善于在某些方面的妥协,亦算“英明”矣。
可实在说起来,康熙在“跪”这个问题上的“简政”,也并没有什么可以过多点赞的地方――免去了汉族高官“跪而言之”的屈辱,剥夺了“亲王”们颐指气使的一些机会,把接受“跪拜”的权力巧妙地集中到自己身上,一箭三雕,如此而已。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早已远离“跪”时代的现代法治社会中,总有一些人至今未能忘记“跪而言之”的说话方式,常常在争取自身权益的旗号下委屈自己的膝盖,即使是一些严肃的执法者,也存心要充当“弱势”个体去跪上一跪,完全顾不上体面及其他。这是一种无奈,抑或是一种策略上的倒逼?倘“跪”能跪出自身权益,高层云当初犯颜捋虎须要求“不跪”,岂不是傻事一桩?
高层云是不会去干傻事的。现代人当然也不会无“故”犯傻,却是何“故”逼得人非得跪下去把身上的尊严再次摔到地上?这非得一篇大文章才能说出个二三来。
但无论如何,即便是无奈地跪,也应是有底线的――跪着的人里也有“模子”,不能丢失“乓乓响”的人格与勇气。去此底线的跪而求乞,只是一种可怜之举,跪不来权利与尊严。遍视古今“跪事”,真跪成事的有几宗?
还是去打官司吧,法律的救济,才是自身权益的最后一道保障,而不是“跪”!
【童 玲/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