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晓军-以“北京方案”破解白血病难题
黄晓军:以“北京方案”破解白血病难题
2011年2月2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兄妹俩齐患白血病,妹妹二宝在移植仓内度过了32天后出仓
中国论文网 /7/view-7153797.htm
跨越海峡紧急接力,给白血病患者送上完全相合的骨髓干细胞;为了给白血病患儿找到配型吻合的骨髓提供者,母亲打算再生一个孩子……无论现实还是影视剧,白血病生死一线,找到配型完全相合的骨髓干细胞是唯一生机,这似乎是个冰冷沉重的常识。
过去15年,黄晓军所做的就是改写这个“常识”。
51岁的黄晓军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2015年前10个月,他率领团队为近600名白血病患者做了骨髓移植。这些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提供者,既非配型完全相合的一母同胞――其几率只有25%左右,也不是在骨髓库大海捞针、机缘巧合找到的非血缘捐赠者,而是配型吻合度不高于50%、选择范围更宽的其他亲属,比如父母子女,甚至堂表亲。
这种配型不完全相合的骨髓移植治疗方法被称作单倍型移植。由黄晓军及其团队开创和建立的单倍型移植已形成完善的体系,并成为全世界最主流的单倍型移植方式。
国际医学界称这种移植体系为“北京方案”。
在白血病患者多达400余万人的中国,每年约有5000例骨髓移植,其中一半使用的是这种对供体要求不算苛刻的办法,并且这类病例还在迅速增加。过去10年,有近2万人不再受困于“中彩票”一般的全相合供体寻找,获得了重生之机。
“我们这里70%左右的单倍型移植患者都能长期生存。”黄晓军告诉《?t望东方周刊》,现在还有来自印尼、立陶宛、俄罗斯以及香港地区的国际病人。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无疑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心。他们的治疗方法,在中国国内被超过50家医疗机构学习沿用。而在意大利、以色列、韩国、马来西亚、伊朗以及港台地区,都有医院在使用“北京方案”。
中国80%的白血病患者怎么办
15年前,黄晓军还是人民医院血液科“管病房的副主任”,从事骨髓移植不过七八年。
以骨髓移植根治白血病的方法,1978年由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正式提出,80年代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托马斯也在1990年藉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骨髓移植的原理是通过大剂量化疗彻底摧毁患者已经出问题的造血系统,再将供者的健康骨髓植入,让其在这片废墟上生根发芽,重建免疫系统。”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助理、主任医师张晓辉向本刊记者介绍。 移植部2014年合影
但这种方法对骨髓来源要求严苛――供受双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又称HLA)配型必须完全相合、分毫不差,否则就会出现排异现象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者洒向废墟的健康种子被视为“异己”,遭遇强烈排斥而无法发芽成长;或者种子疯长,转而攻击寄身其中的土壤,对患者的肝脏、皮肤、肠道、肺和脑等靶器官凶猛打击。
“HLA是一系列紧密连锁、与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联系的基因组,被视为人体的身份证。”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许兰平介绍说,人体的HLA是由两串从父母身上各取一半的基因串组成,因此父母和子女之间均为HLA半相合;而从遗传概率上看,配对完全吻合的几率,只有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才是100%,兄弟姐妹之间HLA全相合的几率为25%,半相合几率为50%,另外还存在25%完全不合的可能。
张晓辉说,全相合概率25%只是理论上的数字。“曾经有一名蒙古族的患者,兄弟姐妹8个,但没有人跟他配型完全成功,最后只能放弃。”
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现实很残酷:一边是HLA配型全相合异常艰难,另一边则是必须全相合才可能让患者逃出生天。
那时,HLA配型不合被国际医学界视作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禁区,但黄晓军却并不知道。
他考虑的是,未来中国大多是独生子女,找全相合的配型会更加困难,必须从半相合配型上寻找突破口。
事实上,后来人们熟知的“中华骨髓库”于2001年重启,到2003年,其库容数据才突破10万人份,累计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仅81例。
HLA配型的禁区,在血病患者高达数百万的中国必须被突破。
中华骨髓库官方网站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9月30日,共有近206万人进行了骨髓信息登记,总计有48732名患者申请过信息查询,而最终实施捐献的仅为5203例。即只有不足11%的患者可以从中华骨髓库找到全相合的供者。
黄晓军的估算是,中国有超过80%的患者无法找到全相合的骨髓干细胞来源。
而在美国,骨髓库有500多万供者,从中找到全相合配型的几率是70%。德国在骨髓库中找到全相合的几率也在60%~70%。加之血缘关系供者,欧美大约有20%的患者需要单倍型移植。
“走通单倍型移植这条路,无论对中国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