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俗视野下的道士戏
世俗视野下的道士戏
〔摘要〕上饶广丰县道士戏历史悠久,由道士们共同创作,具有集体性、即兴性、角色繁复和变换扮演的特征。本文从世俗的视野,以其《游十殿》戏为例,去宗教神秘色彩,揭示其在当今农村社会中所起的道德教化功能和作用。
中国论文网 /7/view-7185779.htm
〔关键词〕世俗视野道士戏游十殿
道士戏属于宗教剧的一种,中国学者马焯荣指出“所谓宗教剧,乃是泛指以各种宗教和准宗教为内容的戏剧,即以佛、道、儒以及各种民间宗教为题材的戏剧,而不是特指弘扬宗教的戏剧”[1]。刘远先生的《龙岩市民间道坛演出的戏剧―――师公戏》[2]分析了龙岩市师公戏的表演形式。本文以世俗化视野阐释广丰道士戏《游十殿》的创作特征、道德教化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一、广丰道士戏的渊源
江西伙居道有明净派和灵宝派两路,明净派伙居道士分布于赣西高安一带,灵宝派伙居道士分布于赣东上饶、广丰、铅山等县。灵宝派道教在历史上提倡居家修道,不住观、少禁忌,可以结婚成家,道士半农半教,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广丰伙居道兼打醮、坐唱和戏曲表演,在音乐上承唐宋醮坛乐章,广纳明清地方俗曲,同时创作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道士戏,在红白喜事中都有表演,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二、广丰道士戏《游十殿》的创作特征
(一)集体性
灵宝派道教在全国濒临消失,广丰灵宝派道教逐渐被世俗化。道士在家基本不修道,而是在民间受醮主或事主的雇佣从事各种仪式活动。道士们把这种雇佣所进行的仪式活动视作一种职业,编创身边贴近生活、风趣不失教育意义的故事以取悦观众。在道士戏的排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导演,每个参与其中的道士既是剧本的创作者,也是全面把握剧情、配乐、道具、服饰和灯光等运作的导演,更是身临一线的演员。共同出谋划策,其中一个道士提出创意、其他道士或同意、或提出修改意见后同意,就可进入排演程序。可见其创作和编导的过程具有集体性。
(2)即兴性
宗教剧正在逐渐走出宗教的神秘性,逐步向世俗化的趋势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投观众所好,取悦、有趣、赢得笑声和掌声是创作者和表演者所追求的。广丰道士戏《游十殿》在内容和角色塑造上具有其即兴创作的特点。如第一场乾元山第二幕道士领着亡灵的追逐游戏,在第二场人世间第三幕由土地婆采用快板演唱:
“谈讲广丰不走空,归了广丰到洋口,台阶和桥栏,整个中国都难有。
两百米,大方石,真真实实金刚石;十都纸,五都伞,杉溪少娘弗劳拣(gan)。”
每场道士戏都会有即兴创作的生动形象的内容,观众感到亲切。第二场人世间第一幕土地公出场时自我描述:“我外貌奇特,远看像苦瓜罢市,近看像猴子偷米,仰天像一米凹,俯首像卷桥,转侧像牛轭,岁数有九百九十八。”
(3)角色繁复
广丰道士戏根据不同的东家(事主以下称东家)情况,有的东家雇佣二十几个道士参与仪式,有的东家则最少需雇佣六个道士表演道士戏。道士戏《游十殿》涉及到的三十几个角色可以分成神仙、凡人和鬼魂三类。神仙类有真人、金吒、木吒、哪吒等,凡人类有算命先生、道童、阳判官等,鬼魂类有黑无常、白无常、阎君等,可见其繁复的角色。
(4)变换扮演
中国戏曲程式性较强,尤其是角色行当分工明确,各具表演特色,而广丰道士戏在农村社会的生态变化中繁衍出了一种新的形态,即一人表演几个角色,此文称之为角色变换。
一个道士表演多个角色。由于道士戏中角色繁多,而参与演出的道士受东家雇佣人数的限制(东家根据所能承担的费用多少决定雇佣道士的人数),常常一个道士要表演多个角色。如在广丰县泉波镇鸿旦村黄巢殿的演出中,十九位道士扮演二十八个角色;在广丰县大石乡溪边村演出中,六位道士扮演十三个角色。这就要求每个道士多才多艺、因时因地灵活多变、形象逼真地饰演好所担任的角色。
三、广丰道士戏的世俗功能
广丰道士戏的世俗功能表现在对村民的进行道德教化。在道士戏中,戏中角色将村民的林林总总缺乏道德意识的行为暴露无遗地加以数落、对其进行劝化和震慑。
(一)剖析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是指人们在不断追求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水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觉悟。个体的道德境界从其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他人的互动中得以显现,根据“以人划境法”[3]《游十殿》中所表现的村民的道德境界可以分成危害家庭、危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三种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危害家庭的自私自利道德境界。家庭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的三口之家、大家庭则四世、五世同堂。这种道德境界的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游十殿》中的唱词是这样的:如第三场地府门第一幕唱词:“此等人对家庭不尽义务,不敬长辈。对父母、老人吃穿供养不足,编造言语,花嘴弄舌,挤压公婆,百般虐待。”这种道德境界的村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