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疫苗应用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在疫苗应用研究进展.doc

基因工程在疫苗的应用研究进展 2009级生物技术本科02班 学号:200908110224姓名:徐静 摘 要: 基因工程疫苗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本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的建立,开创了研究分子疫苗的新途径,使生产不含宿主和病原自身非必需成分的“纯净”疫苗成为可能,基因工程疫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基因缺失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合成肽苗。基因工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更安全可靠,一些目前还没有可用疫苗或虽有疫苗而生产上尚存在很大困难的疾病,也寄希望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新的、有效的、能大量生产的疫苗。 关键词:基因工程疫苗 生物制品 免疫系统 病毒样颗粒 前言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以降低其致病性,提高其免疫原性,或者将病原微生物基因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防病治病有用的基因克隆到无毒的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上制成疫苗,接种动物产生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防制传染病的目的。 现在疫苗已成为人类同疾病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而基因工程疫苗是当今最先进的疫苗,相比传统疫苗而言它有巨大的优势。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使用和正在研制开发的新型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合成肽疫苗、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等,这些疫苗统称为基因工程疫苗。 2 吸虫疫苗 在吸虫方面, 研究得比较多的是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 其中日本血吸虫已有许多候选抗原基因相继被克隆, 如副肌球蛋白( rSj97)、 GST、 FABP、 膜蛋白( SjC23)、 卵黄铁蛋白( Ferl)、 抗凋亡因子( Dadl) 等. 徐裕信等( 1999)用纯化的重组 GST 抗原加弗氏佐剂免疫家兔, ELISA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结果发现从免疫后第 4 周起血清中特异性抗 GST抗体升高, 且可维持较高的水平, 达 65 周. 副肌球蛋白是血吸虫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 周金春等( 2000)用重组 rSj97 免疫水牛, 3 次免疫后腹部贴片感染尾蚴, 结果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 9%, 肝脏减卵率为 57. 3%. 膜蛋白( SjC23) 为 23kDa 的保护性抗原分子, 朱荫昌等( 2002)用 SjC23 的真核表达载体 3 次免疫猪, 结果发现 SjC23 DNA 疫苗可诱导猪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 近年来一些学者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保护性抗原基因, 王庆林( 2001)等利用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从日本血吸虫成虫 cDNA 文库中筛选出 3 个新基因, 其中1 个为编码胞液氨基肽酶, 并将此基因克隆到 pGEX- 5X- 3 载体中, 利用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动物保护试验, 效果较明显[ 12]肝片吸虫的 GST 和许多 FABP 家族, 在类似感染的牛中分别达到 19. 0% ~ 69. 0% 和55. 0%的保护水平, GST 预防绵羊感染时也能达到 57. 0%的保护水平. GST 的几个同功酶基因现在已经被克隆, 用重组抗原做免疫试验, 绵羊的攻击感染减少 48. 0%, 牛的感染减少50. 0%. 但近期内还很难研制出有效的抗肝片吸虫疫苗.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系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片段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内,通过对细胞培养增殖,增殖分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于培养液中,经纯化加佐剂氢氧化铝后制成。疫苗外观有轻微乳白色沉淀。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系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片段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内,通过对细胞培养增殖,增殖分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于培养液中,经纯化加佐剂氢氧化铝后制成。疫苗外观有轻微乳白色沉淀。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 (1)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阴性,转氨酶正常)。 (2)用于阻断母婴传播。给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婴儿接种更为重要,最好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2.使用方法 (1)一般易感者使用10ug/支,免疫程序为0、1、6。每次注射1支,1个月及6个月时注射第2,3针。 (2)全程注射3次。新生儿使用20μg/支,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其余两针与一般易感者相同。 (3)高危人群,如血液透析病人及职业性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者,亦可用20ug/支。 (4)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 3.免疫效果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自1992年获得生产文号投入大量生产以来,免疫接种后安全可靠。血清学效果优于血源乙肝疫苗。两种疫苗可以互相使用。对以前曾经用过血源疫苗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再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补充全程或加强免疫,同样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4.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①接种反应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亦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